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


  在宿舍中寫了兩天的論文,徐川本想第三天參加天文系那邊的會議,結果給天文院的邱晨院長打了電話一問,才知道會議又延遲了一些時間。

  而且華國天文會在收到了南大上報的材料後,主動將這次會議從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內部會議直接變成全國性的大型天文會議,屆時國內天文界的一些大老都相關機構都會來參加會議。

  一是一起研究討論參宿四氫包層內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二是學習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

  一種比以前更精確的計算方法,對於天文界來說,肯定是值得去學習的。

  發明這種方法的人現在正在南大,請他上臺做個報告和講解大家都能聽聽,能不能聽懂另說,但學習的姿態肯定是要擺出來的。

  至於南大,那肯定樂意了。

  組織這種大型會議對提升南大的影響力至關重要,無論是對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亦或者是南大本身,都能提升不少。

  ........

  一週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徐川將兩份論文寫好後將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投了出去。

  至於投稿的期刊,他既沒有選擇數學期刊,也沒有選擇天文期刊,而是選擇了天文物理期刊《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

  這個期刊的英文名叫做《anrono

  這個價格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在大部分有錢公司和牛逼學校買個sitelise或者報個銷都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對那些有科研興趣的個人或者是那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就很成問題了。

  像馬拉維,中非這種國家,在2016年,官方數據中人均gdp才400美刀(大約看20篇文章),你讓人家怎麼玩?難道要讓知識像財富一樣集中在少數人手裡麼?

  此外,不僅僅是這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即便是發達國家的學校和科研機構,隨著的各種科研文獻的數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支付訂閱期刊產生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