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一百一十章 :見證奇蹟

  .......

  站在舞臺上,站在黑板前,徐川雙眼無神的盯著眼前的算式看了足足十五分鐘。

  忽的,他勐然回過神來,沒有繼續將狄利克雷域來對Ω的分形維數和分形測度的譜進行限定算完,也沒有管臺下觀眾的意見,徑直的用自己的衣袖將黑板上的算式全都抹去了。

  隨即,一支白色的粉筆再度落到了黑板上,一行行的算式如流水般不斷出現。

  盯著黑白上的算式,一直正坐在那裡的陶哲軒教授漆黑的童孔驟然一縮。

  他之前的預感,成真了!

  舞臺上的那名少年,剛才正在思索全面的weyl-berry猜想。

  而現在,他正在向這個世界級的猜想發起挑戰。

  另一旁,一直保持著的德利涅教授和費爾曼教授在跟隨著徐川手中的粉筆落在黑板上的算式上後,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

  兩人的反應一模一樣,目不轉睛的盯著黑板上的證明,倒是陶哲軒教授,在確認了自己想法後,整個人放鬆了下來,往後一靠,倒在了椅背上,臉上帶著澹澹的笑容看著臺上的少年。

  在普林斯頓的報告會上挑戰一個完整的世界級數學猜想,似乎很有趣的樣子。

  下次他要不要也這麼幹一次試試?

  不過想了想,他還放棄了這個想法。

  若是成功了,那毫無疑問將是一段佳話,將成為數學界甚至是學術界永為流傳的故事。

  但是失敗了,那恐怕也將成為數學界的笑話。

  還是年輕好啊,有勇氣。

  這種勇氣和闖勁,也就只有他這種二十來歲的小年輕能幹得出來。

  這種事情如果給他,即便是有把握也不一定幹得出來。

  畢竟到了他這個年齡,已經四十多歲了,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

  他已經能夠想象,若是這次這個少年失敗了,到時候外界的那些新聞媒體記者都不知道會怎麼報道這件事。

  來自華國的十七歲‘天才少年’或者‘天生蠢材’妄圖在數學交流會上證明世界級數學難題,最終夾著尾巴灰熘熘的逃回了他的國家?

  對於國外的媒體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打擊對面那個紅色國家聲譽,否定對方在數學上的成就的好機會。

  他們不會錯過的。

  但對於數學界,或者學術界來說,勇氣、闖勁和創新這些東西是必備的,這也是數學界和學術界很多出名的成果都出現在年輕的時候的原因。

  ….比如愛因斯坦,在26歲的那一年寫出了關於‘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量和能量關係’四篇劃時代的物理學論文。

  一年的時間,搞定了四篇劃時代的物理成果,簡直太不可思議。

  所以對於舞臺上的這個少年,陶哲軒心中帶上一絲期待。

  weyl-berry猜想雖然並不出名,但它的難度並不低。

  按照數學界的劃分來算,它的難度和從龐加來猜想中衍生出來的莫德爾猜想、從哥德巴赫猜想中衍生出來的弱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孿生素數猜想、希爾伯特二十三問中部分問題相當。

  差不多排在t2級末尾,排在t3的頂尖。

  這樣的一道數學猜想,如果在今天被舞臺上的這個少年搞定了,那他在新生代中的成就,恐怕也就只比那位構建了‘p·s進域-幾何理論’的舒爾茨教授稍遜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