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高考

  這是他當年的看到的,也是他寫的主題。

  但如今回過頭來再看,這道作文題卻是包含了不少的立意。

  大樹紮根於地,想要去旅行很顯然是不現實的,它沒有翅膀,也沒有雙腳,但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有句話叫做‘心存夢想,春暖花開’。

  這是它的第二個立意。

  此外,拿飛禽、走獸和大樹來作為題目,其實影射了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在被飛禽走獸拒絕幫忙後,大樹沒有再去求其他人的幫忙,而是默默的自己想辦法,努力結出了果子,從而實現了夢想。

  這何嘗不是追夢過程中的一種大智慧呢?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立意?

  再又著,大樹給飛禽走獸提供了休息的場所,最終飛禽走獸卻拒絕了大樹的請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同樣也是一種立意。

  但反過來站在飛禽走獸的角度,大樹一開始的請求對於他們來說毫無疑問是超出能力的。

  雖是拒絕,但最終卻在能力範圍內攜帶著大樹的種子播散到了全世界,共贏,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立意。

  當然,對於徐川來說,他不可能將自己看到的所有立意全都寫進作文中,那樣反而不倫不類的。

  沉吟了一會,徐川動筆了。

  《修心如蓮》

  這是他的標題。

  樹求禽獸以攜,遭拒;結實以靜候,則鹹相食,其籽得傳。

  荀子‘勸學’有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然他物何以願為我所用?蓋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

  人,只有自我修行,價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賞識。

  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修心如蓮,不蔓不枝,香遠益清。田田的荷葉間一段綠波,愈令風荷芳行萬里。

  ......

  嘗怨世之漠然,冷眼不助。心境達然後方知是己身之妄求。

  人之助我,謝之;人之袖手,解之,後以明德召之。修心如蓮,己之昭彰如朗月清輝。

  何妨互利?世界吻我以歌,我送以清香,修心如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