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 作品

第三十八章 隱居山中

  再有就是藥方的數量太多,上下兩卷,至少有幾千個藥方,一種藥方少則由兩三種藥物組成,多的甚至有二十多味藥,其重量不但精確到幾兩幾錢,甚至還會精確到幾分。

  若是尋常史書典籍,記錯了幾字幾句也沒什麼大礙,但這可是用在人身上的醫術藥方,開出的藥方沒什麼效果,治不好也還罷了,萬一開錯了方子,治死了人,那可是要吃官司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學習都是枯燥無味的,但對有些人來說學習是會上癮的,尤其是隱約發現了某種規律的時候,就會急切的想要找出並驗證這種規律。

  歧黃之術是自陰陽五行衍生而來的,人體的五臟六腑,包括皮骨血肉都有其陰陽所屬,五行平衡則百病不生,所有的病痛都是因為陰陽失調,五行失衡所導致的,治病的本質就是均衡五行,扶正糾偏。

  歧黃之術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辨症,二是施治,辨症就是找到病因,施治就是開方子,辨症異常重要,辨症不準,下藥就錯,有可能把人治死。

  施治也同樣重要,即便找到了病人的病根兒,方子若是下錯了,就是火上澆油,助紂為虐,也有治死人的可能。

  隨後數日長生一直在看閱千金翼方,知道的越多,他就越緊張,因為歧黃之術與其他謀生餬口的技藝不同,歧黃之術是治病救命的技藝,用好了就是神醫,可以救命積德,用不好就是庸醫,只能殺生造孽。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是一味的學習而不思考,學到最後也是糊塗的。若是不學習,只思考,到頭來也是胡思亂想,毫無作用。在看閱醫書,背誦藥方的同時長生隱約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書上所記載的藥方好像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治癒病人的藥方。

  想要縮短治療的時間,不但藥方的配比需要極為精準,對於藥量的拿捏也需要爐火純青。

  醫書是一本好書,方子也是好方子,但這部醫書卻不是一般人能夠駕馭的,下藥太猛了,完全不是常見的緩慢調理路數,而是一針見血,一劑見效,立竿見影,藥到病除。

  起效越快的藥方,風險越大,拿捏準了,藥到病除,拿捏不準,藥到人亡。

  發現了這一規律,長生心中多有懊惱,對於初學者而言,千金翼方實在不夠友好,不是高手,這些方子根本就拿不住,用不好。

  不過轉念細想,心裡也就釋然了,孫真人身為一代神醫,開出的方子自然不會拖拖拉拉,能一個時辰起效,他絕不拖到兩個時辰,這其中固然有醫者仁心,希望病人早日康復的原因,卻也不排除有胸有成竹,恃才傲物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