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 作品

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

  騎馬的是個年輕男子,見到眾人本就緊張,再聽得大頭喝問,越發害怕,抖韁催馬,疾馳逃竄。

  大頭見狀立刻調轉馬頭,策馬追趕。

  大頭騎的是汗血寶馬,跑出百丈便追上並拿下此人,轉而將其拖拽而回。

  “大人,”大頭遞過一封滿是褶皺的書信,“這傢伙想將這封信塞進嘴裡。”

  長生接過書信,撕開看閱,只見這封書信竟是立洲刺史寫給西川王建的,大致意思是要獻城投降,請王建派兵過來駐守城池。

  長生將那書信遞給了大頭,大頭看過之後氣急罵道,“這狗東西自知罪責難逃,竟然想要背叛朝廷,投靠反賊。”

  二人本就一肚子火,再見立洲刺史竟然試圖謀反,越發怒火中燒,立刻率領羽林軍疾馳而回,

  雖然己方人數較少,但長生和大頭都是習武之人,殺回府衙之後立洲刺史不敢反抗,只得束手就擒。

  穩住局面,派往各處的羽林軍也先後回返,有一個算一個,都沒有空手而歸,將地方官府派去阻撓蒙冤百姓上告的差役全部抓了回來。

  天亮之後,失去阻撓的蒙冤百姓絡繹前來,長生親自坐堂,逐一審理。

  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地方官員之所以千方百計的阻撓蒙冤百姓上告,主要還是因為心虛,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斷的案子顛倒黑白,經不起推敲也見不得光。

  長生斷案很快,年代再久遠,案情再複雜,一炷香之內也能審理完畢,之所以如此迅速,除了心細如髮,明察秋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無罪推定,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犯人確實有罪,就判定無罪。

  為官者想要做到不枉不縱是很難的,所謂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掉一個壞人,純屬扯淡,再厲害的律法官員也做不到這一點,故此他的原則就是寧肯放過一個壞人,也絕不冤枉一個好人。

  有幾處府縣提前得到風聲,知道經不起重審,便暗中銷燬了卷宗,只要卷宗不全的,一律視為冤案並問責官員,怕查就是心虛,心虛就是有問題。

  當官兒的也是人,誰都有判斷錯誤的時候,正確的作法是知錯就改,而不是想方設法的遮掩捂蓋,認錯不丟人,百姓不但不會嘲笑,反而會認為官員心胸坦蕩,但明明自己做錯了還非要繼續弄虛作假,維持所謂的官家威嚴,那就容易失去民心了。

  一天之內,長生審理陳年積案四十餘起,堪稱神速。

  但一天審下來,長生的心情卻無比沉重,這些案子都是事主或是苦主多年上告伸冤的案子,這些中少有貧苦百姓,多是些讀過書或是有些家產的,但多年的伸冤上告以及地方官府的打壓已經令他們的生活舉步維艱,很多都已經家徒四壁。

  此外,上告伸冤的人中為什麼沒有貧苦百姓?是貧苦百姓沒有冤情嗎?當然不是,而是貧苦百姓不識文字,沒有銀錢,即便受了委屈也只能忍氣吞聲,默默承受,連上告都不會,連伸冤都不能。

  次日上告伸冤之人明顯減少,即便沒有人來,長生也依然坐堂等候,大頭和御史臺派出的巡查使作為陪審,也與長生一起坐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