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 作品

第一百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

  五更時分,內府官差與太監出來領人,按照三甲順序,長生三人走在最前,狀元居中,榜眼居右,探花在左。

  二甲十二人,三人一行,四列隨後,三甲四十五人,三人一行,十五列最後。

  眾人自建福門進入大明宮,之後一路向北,經龍首渠過金水橋,繼續向北往含元殿,自含元殿西側龍尾道到通乾門,繼續向北至宣政門,再至日化門內廊等候召見。

  這一道足足走了小半個時辰,轉的眾人暈頭轉向,在此期間司禮太監將覲見的禮儀詳細說與眾人知道,包括進殿之後如何行禮,如何謝恩,如何退出,鉅細種種,無一疏漏。

  此時大殿的門是關著的,不問可知皇上和文武百官正在殿內議事。

  等了片刻,殿門打開,太監扯著嗓子高喊‘大順元年武舉恩科進士及第進殿謝恩。’

  早朝的文武百官此時已經在殿內分列左右,聽得太監呼喊,眾人隨即邁步上殿,長生走在最前面,遠遠的看到坐在正北龍椅上的大唐皇帝,儘管昨晚他已經見過此人,但是對方今日龍袍在身,肅穆威嚴,與昨日的談笑風生判若兩人。

  眾人在司禮太監的指揮下站定跪倒,高聲謝恩,玄宗崇道,武周尚佛,朝廷早有道僧見君不跪的古制,故此武進士中僧道行的皆是稽首禮和合十禮。

  面對眾人的跪拜謝恩,皇帝只是面無表情的回了句免禮平身。

  隨後太監便拿出了事先擬定好的聖旨開始宣讀,三甲武進士只有六十人,先念的是三甲進士的職事,四十五名三甲進士大多分在了羽林軍和神策軍,也有幾人被分到了少府,只有大頭被分在了御史臺,任御史臺從六品侍御史。

  眼見大頭被分去了御史臺,長生好生惋惜,御史臺俗稱都察院,與大理寺,刑部並稱三法司,大頭這個六品侍御史只是個虛職,去了之後很可能被派去看大牢。

  之後是二甲的十二人,同樣以羽林軍和神策軍居多,只有兩人被分去了大理寺和刑部,而楊開竟然也被分到了御史臺,任從五品侍御史。

  到得這時,長生開始發現不對勁兒了,侍御史乃從六品的職事,楊開以從五品任侍御史乃是降格任用。

  不等他反應過來,太監便開始宣讀三甲職事,探花姚文仲任羽林軍中郎將,榜眼釋玄通任少府少監。

  宣讀完二人的職事,接下來就該是長生的了,但那宣旨太監竟然遲遲沒有宣讀,而是一臉驚詫的看向面無表情的年輕皇帝。

  眼見皇帝無有反應,太監只能繼續宣讀,“頭甲武狀元三生子,實補御史臺御史大夫。”

  此言一出,滿堂譁然,不止滿朝文武大驚失色,便是長生亦是駭然震驚,御史大夫乃是御史臺主官,而御史臺不但負責監察彈劾文武百官,還掌管刑律大案,生殺予奪,權力遠在大理寺和刑部之上。

  不待譁然平息,便有官員捧笏出列,“啟稟皇上,下官認為頭甲頭名補缺欠妥。”

  此人言罷,立刻有人出列附和,“臣附議,三生子年少,初入仕途,恐難當大任。”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