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三千零六十四章 火星,地球的姊妹!


                 ……

  “而採用太陽能電池板加超級固態電池的組合,則可以供應充沛的電力。當然了,它也有缺點,那就是容易受到火星沙塵暴的影響,導致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大幅度下降,甚至是完全失效。

  也可能會因為火星到達遠日點的時候,光照量降低,導致其發電的效率降低。當然了,相比於同位素溫差發電機的功率自然高很多了。”

  介紹到這裡,周嚮明停頓了一下,然後看著二人說道:“有了充沛能源的支撐,我們將利用這輛火星探測車在火星表面探索更為廣闊的區域,從而執行我們所制定的一系列探測任務。

  比如這輛火星探測車最大的任務之一,就是在火星表面尋找合適的著陸點,為我們載人著陸項目進行前期探測準備。

  不光是為我們,也是為了咱們國家的載人登陸火星任務做準備。

  除了合適的著陸點外,我們也要尋找合適的定居點,也就是我們火星科學考察站的選址地點。

  相比於月球,火星的月球科學考察站的選址要求就比較高了。首先它必須選址在一些水源儲量比較豐富的地方。

  通過老米包括我們的探測器探測都已經證實了,火星表面是存在季節性液態水流動的。

  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直接在火星表面獲得這些水資源。因此我們的選址地點就必須要靠近這些火星表面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

  從而更方便的獲得水資源,為我們人類長期在火星生存奠定基礎。生命始於水,這應該是基礎中的基礎了。

  沒有水,那麼火星上就沒有任何可以供人類居住的可能。畢竟相隔兩億多公里,緊靠地球上面運輸補給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當然了,也正因為是探測證實了火星表面存在液態水流動,所以才使得我們對火星的興趣驟增。”

  聽到周嚮明的話,吳浩和張俊也都不由的點點頭。

  的確,火星曆來都是人類太空探索中所關注的焦點,畢竟它和地球有太多的相似性了,可以說就是地球的姊妹星球。

  就比如火星與地球同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自轉時間都差不多,地球自轉一週為二十四小時,而火星自轉一週呢則為24小時37分鐘。除此之外,火星還有五大氣候帶,又南北極,甚至還有與青藏高原媲美的第三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