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三千零四十三章 整體性能都得到了提升

  另外一方面,相比於這種一點點製造組裝出來的機體,這種打印出來的機體品控更好,也減少傳統生產製造工藝中所產生的公差,從而使得其機體外形角度更為準確,從而可以提升機體表面雷達波的散射性能,降低雷達波的反射率。

  這最後呢,當然是生產製造簡單迅速,能夠大大的提升生產製造效率。過去我們需要按照圖紙將這些機體從頭開始生產然後組裝在一起,而現在呢,我們完全可以省略這些步驟,可以直接整架飛機的機體分成一些大的部分打印出來,然後拼接組裝到一起就可以了。這樣不僅生產製造工藝簡單,還能夠縮短整個生產製造時間,降低成本。”

  聽完林家明的這一番介紹,吳浩和張俊都不由的點了點頭。照他這麼說,這種新的機體結構和生產製造工藝的確非常好,比傳統工藝更為先進。

  不過很快,吳浩就想到了這種生產製造工藝以及材料所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機體蒙皮鉚釘工藝,可以方便飛機的後續維護和保養。可如果採用了你們這種生產製造工藝所生產出來的機體,那麼恐怕今後的維護保養難度增加,成本也要增加了吧。”

  “不,事實上後續的維護保養更加容易迅速,成本也會更加低廉。”林家明搖搖頭回答。

  “雖然使用了新生產製造工業,新機體材料,但是並不影響它的維護和保養。在後續保養維護當中,和傳統飛機的維護保養基本上一樣,就是哪裡壞了修哪裡,或者換哪裡。只需要這樣一臺專門的3d打印機,我們就可以現場打印出來相關的機身部件出來進行更換。

  甚至我們還可以將原來損壞的機身部分拆解下來,然後放入到3d打印機上面,由3d打印機的智能系統評估損壞的機身部分,然後進行針對性的打印修復。其修復後的機身部分和新的一樣,幾乎看不到什麼修復痕跡。

  當然了,也不需要每座機場都配備這樣的3d打印機,完全可以從廠家來進行發貨嗎,採用航空快件,也能夠最快時間達到。

  並且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永遠不用擔心生產線關閉然後缺乏零部件這樣的問題。傳統飛機依賴於生產線製造,所以當生產線關閉後,飛機的零部件供應就會受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