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三千零一十二章 人才保護工作要加強!


                 聽到吳浩的話,張俊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分析道:“的確,蓉城和江城各有優勢,江城這邊的高校院所和科研實力比較強,而蓉城那邊呢,則是有這巨大的地理優勢,加上本身我們在那邊的產業比較多。

  就我來看,蓉城相對而言可能更合適一些。畢竟我們在那由顯示面板技術研究所和生產工廠還有我們的晶圓廠也設立在那邊。相對而已那邊的科研人員比較多,更適合升級為第四個科研中心。

  當然了,江城這邊也可以,畢竟這邊的區域競爭力還是非常強的,地理優勢,交通優勢,經濟優勢都非常的強。”

  聽到張俊的分析,吳浩微微點點頭說道:“所以我也在猶豫,其實最初的考慮對象還有徽省的廬州。那邊這幾年的科研實力也非常強,也算是不錯的選項。

  同樣的還有潭州杭城,鄭市,羊城,津門等幾個地區,但是考慮到各方面原因,最終蓉城和江城才從這麼多備選目標城市中脫引而出。

  現在就想我剛才所說的,得看著兩座城市的態度和誠意了。畢竟即便是一座城市的條件再好,本身的態度和誠意不夠,那是肯定萬萬不能去的。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態度和誠意比一些硬性條件還要重要。”

  張俊和沈寧聞言都不由的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畢竟一座城市施政者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他從某種程度來說能夠影響一座城市的發展方向,發展速度,發展質量。能夠影響城市內的產業和行業發展,自然也能夠影響在這個城市那裡面的各個設施機構公司的發展。

  所以我們他們其實現在並不會刻意的尋求好的優惠措施,許諾多少好的條件,而是在與這些激勵措施和條件能不能延續下去,城市內的經商和科研環境是否穩定等等,這才是關鍵。

  而不是本著什麼優厚條件去的,結果一換任後,後者不認前者的帳,導致一些業務經營困難,那時候想走也走不了,畢竟前期投入那麼大,怎麼可能輕易的離開,更何況人家會允許你那麼輕易的離開嗎,這才是最棘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