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三千零七章 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

  除此之外,像是周圍鄉村生產出來的糧食牛羊又可以集中到城鎮之中,進行深加工。比如糧食的乾燥脫殼研磨處理,從糧食生產出來商品糧出來。

  再比如這些牛羊的集中屠宰和深加工分層等等,羊毛的粗處理等等。

  利用周邊農牧產業來促進城鎮工業和經濟的發展,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帶動整個城鎮和鄉村的整體發展。

  聽到吳浩的這番想法後,張俊隨即點了點頭基於肯定,然後卻又是憂慮道:“想法當然是好想法,事實上這也是目前城鎮和鄉村最好的發展合作模式,很多地區都在嘗試,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或者說所取得的成績並不是那麼理想。

  而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好的產業作為基礎,如何讓你所說的這些農業和畜牧業發展壯大,有市場競爭力,這是我們必須要思考和重視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解決,你所設想的這一切就是空中樓閣。”

  說到這,張俊看向沈寧繼續講道:“再有,就是我們必須研究培育出來優質的農作物品種以及牛羊品種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並且長期穩定發展。

  最後,則就是我們新型生產模式與傳統生產模式的矛盾。首先我們的農牧場基本上都採用智能化無人化管理,牧場這邊人員還多段,農場那邊基本上實現了無人化全流程生產模式。

  這種生產方式自然會為我們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但同時呢,卻又擠佔了當地民眾的工作生存空間。我們總不能為了帶動當地民眾致富,放棄無人化智能化這一套系統吧,這不是倒退嗎?”

  聽到張俊的話,沈寧率先開口說道:“關於我們的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我們一直都在進行當中,目前也已經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

  比如我們新培育出來了一種新型小麥品種,它具有非常好的抗旱性,抗鹽鹼,抗貧瘠,抗寒,和抗病蟲害能力。除此之外,這個小麥品種相比於傳統小麥品種產量也有很大的提升。

  傳統小麥的畝產量在三百公斤到六百公斤左右,平均畝產也就是七八百斤的樣子。而我們這款小麥新品種,它的畝產量可以達到五百公斤到八百公斤左右,平均六百公斤,比目前的小麥品種提升了百分之五十的產量,可以說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