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九百一十九章 月亮上的三層地基

  當然了,這個超過一千多平米的地基雖然看似整體是非常平坦的,但是仔細發現,整個地基被劃分為了若干個四十成四十的方塊,每個方塊的中間都有一個錨點,這些錨點是為了後期上面的建築設施和設備準備的。

  這就像是航母的甲板一樣,看似非常平整,但這裡面也涉及到了很多細節,比如這些均勻分佈的錨點,它們通常是用來勾住繩索拴住停放在甲板上面的飛機。

  這個月面科學考察站的地基也有這樣的功能,當然了,它主要的功能是用來拴住上面的建築物和所安裝的相關設備。

  除了這些錨點外,在二層下面還有非常複雜的管道,這些管道承擔著上面科學考察站的相關管線埋設,用於整合這些複雜的管線,不至於讓整個地面因為管線太多而造成混亂。

  在大型月壤3d打印機的參與下,整個地基工程進展的非常迅速,僅僅用了兩個月球日就晚上了地基的建設任務。

  月球上的一天非常非常漫長,它的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27.322天,也就是一個恆星月。這其中白天約為十四天左右,黑夜約為十三天左右。

  因為月球上的夜晚非常的寒冷,沒有陽光,環境非常的糟糕,因此所有的設備都處於休眠當中,只有到了白天才會醒來,繼續投入運轉之中。等到運轉了十四天,再進行休眠熬過黑夜。

  兩個月球日,扣除夜晚,相當於地球上的差不多一個月左右。

  而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面,完成了一拳多平米的地基鋪設,這可以說是非常的迅速了,這可不像是地球,缺乏大型機械設備,完全都是靠著送上月球的這些機器人來進行操作。

  實際上整個建設過程很遠直接控制參與的非常少,全部都是有智能系統來進行負責。技術人員只需要下達相關的指令,輸入相關的圖紙就可以了,其它的具體建設過程全部有智能系統來組織協調控制進行。

  整個月面科學考察站地基建設完成後,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開始打印月面科學考察站的建築建築設施了,首先要按照設計圖紙來對整個地基部分進行規劃,將各個功能區模塊全部標註在上面,並進行反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