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八百九十三章 分段降落,穩定著陸


                 越是在這種時刻,時間好像過的越慢,每分每秒對於所有人的人來說都是一種煎熬。既害怕,卻有非常期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此刻,通過著陸器底部的外置相機所傳回來的畫面中已經顯示出來月球科學考察站的所在區域的相關情況了,包括已經架設完成的通訊數據天線,太陽能電池板,以及之前的著陸器,還有已經打印出來一部分的考察站地基。

  當然了,最顯著的還是著陸場所在的區域。通過先前“望舒二號”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在在著陸場區域花了一個大大的圓圈以及一些小圓圈,這些圓圈非常的顯著,可以在月球軌道上面就能夠看到。

  此刻著陸器底部的外置相機也看到了這個圓圈,並找到了它即將要著陸的位置,大大的十字標已經顯現在了一個圓圈之內,這就是為此次月球貨運二號飛船著陸器所規劃的著陸場,它位於一號著陸器不遠大概也有一百多米的距離,非常的近。

  之所以規劃這麼近,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目前這種著陸技術還是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因此才敢將著陸地點定的這麼近。

  另外一方面,將著陸點定的這麼近,也是有利於後期貨物的轉運嘛。太遠了,實在是不利於後面貨物的轉運。並且還會擠佔著陸場的空間,影響下面的著陸器降落。

  著陸器的智能控制系統已經清楚的捕捉識別到了這個著陸十字地表,隨即進行鎖定,並開始根據著陸點地表來調整著陸器下降的角度和方向,從而實現精準著陸。

  看了一眼正在聚精會神關注著屏幕上畫面的領導們,吳浩笑著開口介紹道:“整個著陸過程並非是一次性的,而是分階段性進行的。

  從軌道器分離到調整軌道這是一個階段,變軌實現進行降落到距離月面一百米的高度位置這是第二階段,從一百米位置到著陸這是第三階段。”

  聽到吳浩的介紹,眾人紛紛開始不解起來,一位領導當即問道:“為什麼不是直接從太空中降落月面,而是到一百米的位置為一個階段,這有什麼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