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七百三十三章 發展變化的西北研究基地


                 在經過了好幾年的經營後,現在的西北研究中心,或者是很多人口中的西北研究基地已經出具規模。在一望無際的沙漠戈壁腹地,形成了一塊方圓數十公里的綠洲。

  綠洲內生機盎然,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還有一些穿梭於林間,暢遊於水中的各種各樣的動物和鳥禽。

  而在這篇綠洲中呢,則是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建築設施以及基礎服務設施。以及機場,還有被綠洲包圍了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太陽能光熱熔鹽發電站,以及遍佈在綠洲之中的各種風能發電站。

  這些設施之間呢,則是被用柏油公路所連接,這些柏油公路橫平豎直,將整個西北研究中心花費成為了若干個網格。

  而每個路口呢也已經豎立了一套智能交通系統,指揮著整個園區的運行。事實上吳浩他們咋智能城市系統中的智能交通系統,包括智能城市的雛形就是在這裡實驗而成的。

  每個路口包括的有可以根據車流量多少能夠自主調控的智能紅綠燈系統,識別路上行人車輛的路況,安全監控系統,以及每個路口的激光投影斑馬線設施。

  這些斑馬線全部都是用激光投影上去的,在形成斑馬線的同時,也會在路口形成一面紅色屏障,從而可以提醒司機這些道路暫時不能通行。

  甚至這套系統可以調控每個車道的投影變化,從而更加細緻的管理每個車道。比如這些車道上面的標誌,可以根據車流量來進行變化,從而控制路口所連接的每條道路的車流量,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單條道路上面的車流量過多,從而導致擁堵的情況發生。

  當然了,在西北研究中心這邊,當然不需要這些東西,這裡只不過在進行實驗罷了。

  目前整個西北研究中心全部下來大概有近三萬名員工,這些人員中絕大部分都是科研人員,除此之外則就是一些其它的行政和服務人員。

  近三萬人,這差不多是一個小鎮的人口規模,也差不多是一所大學的人數,所以為了管理好這些人員,吳浩他們也為這類研發制定出來了一套智能管理系統,這套管理系統區別於靈湖總部那邊的智能管理系統,它更加符合這邊的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