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五百九十四章 航天技術產業的“東風”

  這些新興航天企業中有多少是打算真正做航天產業的,又有多少是打著做航天產業的噱頭,來套取資本獲利的呢。

  最後呢,則就是因為浩宇航天或者說浩宇科技旗下的員工給的薪酬本身就不低,加上非常豐厚的福利待遇,和公司環境,使得這些員工們的主動離職率很低。

  所以為了能夠挖的動這些人,這些新興航天企業自然給出了更為虛高的薪酬,這才使得這些人動心。

  只不過呢,這些人的如意算盤可能打空了。其實針對於這種挖牆腳的情況,吳浩他們早就針對於這方面採取了相關措施。比如就是所有核心崗位上面的技術人員,專家都簽署的有保密協議和競業協議。

  所以新興航天企業想要從他們這裡挖這些核心人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他們有能力支付昂貴的違約金,根據相關法律,浩宇航天依然有權利要求這些辭職的員工遵守競業協議條款,履行相關業務。

  而能夠從浩宇航天順利挖走的這些所謂的技術專家呢,都是一些接觸不了核心技術,不再核心崗位上面的普通技術人員。這些人員被挖去後,經過對方這麼一番包裝,就成了所謂的技術專家了。

  對此,吳浩他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事情很混亂,他們也懶得摻和,隨這些人去鬧吧。至於能夠鬧出多大的本事,這就看他們自己了。資本或者說玩資本的都不是傻瓜,不可能那麼白花花的投錢的,所以啊這些最後到底是誰玩了誰,誰利用了誰,誰騙了誰自然不好說。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些一心想要湊熱鬧,投機取巧賺大錢的最後無一不賠的是血本無歸。

  除了這些新興航天企業外,一些傳統科技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也在加大對於航天技術產業的投入。比如企鵝,自從企鵝成立相關的航天技術產業公司後,就一直在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

  可能是覺得在運載火箭領域,已經沒法與浩宇航天進行競爭,所以企鵝將主要的方向瞅準到了航天器和衛星上面。至今已經發射了七八顆衛星和航天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