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五百二十三章 月球科學考察站選址

  那麼接下來說說這裡的小環境,位於裡菲山脈附近,知海邊緣,地形較為平坦,經過我們勘探後發現這麼不像月球其它地方有那麼多的小隕石撞擊坑,地形較為平坦,適合建造科研站,著陸場等基礎設施,也有利於後期開展相關的科研活動。

  除此之外,這也是為了月球科研站的安全。大家知道,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所以經常會受到隕石的襲擊,所以才會在月球上面砸了那麼多大大小小的坑。

  所以我們要選址一個不怎麼被砸的位置,避免今後遭受隕石的襲擊。

  不過,這種被動防禦只能滿足一時需求,無法適應長期發展。所以在被動防禦的基礎上,我們還設計了主動防禦系統。

  我們會在月球上面部署相關的預警雷達和和隕石監測系統,做好隕石的預警防禦工作。未來如何條件成熟,我們還將會為月球科研站配備相關的防空武器,用於對付來自天空上面的威脅。

  當然了,這只是我們的一個設想,畢竟月球是屬於全人類共有,按照相關的國際法律條款公約,各締約國必須和平利用太空資源,這其中就包括了月球。這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條款,就是月球上面不能部署武器。

  雖然我們國家沒有簽署這方面的條約,但是呢並不代表我們就能夠實施。一旦被國際社會知曉,那麼我們將會落入眾失之地。

  除此之外,我們的‘望舒二號’智能化月面探測實驗車還對於這裡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勘測,並對部分表層和深層月壤進行了鑽探取樣。

  在這一個區域,月壤內的礦物元素含量非常豐富,且我們在深層月壤中發現了非常珍貴的固態水資源。

  這些水資源可能來自於過去隕石撞擊所攜帶來月球的,也可能是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所產生的高溫反應產生的。還有就是長時間太陽輻射對月壤中礦物元素進行分解,所產生的一些水資源。

  當然,也不排除這些水資源就是原本古老月球所存在的。只不過因為其磁場弱,沒有大氣層,導致原本月壤中含的水資源,表面部分被太陽蒸發掉了,而深層部分則是進行了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