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四百二十章 醫學影像畫面識別診治系統

  如此一來,患者可能只需要十幾分鍾,就能夠完成整個門診的看病檢查診治過程。若是患者的病症無需住院,或者是其它介入治療,那麼這套人工智能醫療診治系統就會生成具體的診治處方單,並在病人的許可授權下,向藥物3d打印系統發送藥物打印訂單。

  那邊的藥物3d打印系統在接到訂單後,隨即開始按照需求打印相關的治療藥物。等到患者從門診出來來到藥方的時候,藥物已經打印出來封裝好,等待患者取藥了。

  若是患者病情危重,需要進一步診治或者住院的話,這套人工智能醫療診治系統會通知二線待命的醫生們,這樣他們就可以第一時間接手患者,進行後續相關的治療。或者是對對患者進行暫時的安置,聯繫上級醫院派人前來接收。

  整個診治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員參與。”

  聽到吳浩的話,臺下包括正在觀看直播的很多觀眾都紛紛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甚至很多懷疑之聲從各處冒了出來。

  很多對此比較關注的醫生專家們,包括醫學界的一些相關從業人士也都是第一時間獲知了這個消息,並迅速在圈子內傳播了起來。不少專業人士都紛紛提出來了質疑,甚至是批評。認為這種讓人工智能來看病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完全是拿患者的生命健康開玩笑。

  當然,這些吳浩是看不到的。

  他給了臺下眾人一些反應消化時間,隨即接著講了起來:“當然了,這套系統也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病人,所以為了體現人為關懷,以及幫助一些危重病人,老弱病殘患者,還是需要安排一些醫務人員從旁進行協助的。

  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引導這些患者更加方便快捷的就診,也是為了維護保養整個設備的正常運轉嘛。”

  講到這裡,吳浩停頓了一下,然後看著臺下眾人微笑著講道:“我講到這裡,可能會有不少人覺得,我們研發出來這套人工智能醫療診治系統,是為了替代那些醫務人員,醫院等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