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自由有時候也是一種束縛

“這些棘手的技術問題不都已經解決了嗎,那你前面所說的困難到底在哪裡?”張俊有些疑惑的詢問起來。

  聽到張俊的話,周永輝苦笑著搖了搖頭:“想要實現電影中那種大規模集群陣列組合形態,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控制系統,目前來說我們還做不到像電影中那樣,可以自由操控眾多智能微型機器人來進行大規模排列組合。”

  看到吳浩露出感興趣的目光,周永輝接著講道:“簡單來說在,每一顆智能微型機器人都可以看做是一塊模仿,樂高零件。

  不同的是,所有的零件都是一樣的,這意味著它的搭建方式就會生成無數種。搭建方案的形成方面來說,這種方式可以形成各種各樣的無級變化形態,能夠提升它的運用範圍。

  可是在數據計算領域,這種方式確是最難的。對於搭建組合積木和樂高來說,它的搭建方式是已經設計好了的,每一個零部件蓋在什麼位置這些都是有明確規定的。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按照這些規定和標準參考,從而利用這些積木和樂高搭建出來標準的積木模型和樂高模型出來。

  可是全部一模一樣的智能微型機器人卻不一樣,即便是我們已經給出來了設計圖,但因為每一個零件都是一樣的,這意味著搭建方式可以無極變化,最終只要形成設計圖中的模型形態就可以了。

  這樣雖然更加自由,可操作性更廣闊,可難度卻更高。同一顆智能微型機器人,它可以出現在模型的任何地方,且都不會影響最終結果。

  看似自由度更高,但卻是另外一種束縛。

  因此,我們需要給整個智能微型機器人的集群編輯預設程序或者說設計編組接合的條件。

  比如,條件一,智能微型機器人與相近智能微型機器人優先組成結合。條件二,數量少的智能微型機器人組合集群要流向合併於數量多的智能微型機器人組合集群。條件三,集群形態的變化應遵循以最少的變化來改變集群形態等等。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規範人的大腦意識操控。我們不同人的大腦對於同一個物體的想象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