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零九十一章 另闢蹊徑的登月技術方案

  先說這個登月著陸器上面的乘員艙,大家可以把它看做或者說理解成為我們行者載人飛船上面的載人返回艙。

  他是一個獨立的艙體,由乘員艙和氣閘艙兩部分構成。其中乘員艙為主要結構,承擔整個登月著陸器的人員和物資運輸任務。整個登月著陸器一次性能夠滿足十人,最多十二名成員的運輸需求。

  當然了,後續我們還會根據咱們任務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設計研發成員更多的登月著陸器,如二十人,三十人,甚至是五十人的大型登月著陸器,以滿足更多的人員和物資運輸需求。

  就先階段和未來可見一段時間,這個載員人數還是比較合理的。”

  說完,周嚮明看向了吳浩。而吳浩呢,也給了充分的肯定,目前來說,這個承載能力還是符合他心中的期望的。畢竟月球科考站上面容納不了太多的人員,所以這樣的運載能力足夠了。如果未來想要建造月球城市,這顯然是不夠的。當然,那是未來的事情了。那時候或許他們已經弄出來,三十,五十,甚至一百人規模的登月著陸器了。

  得到吳浩的肯定,周嚮明接著講道:“因為乘員增加,所以整個乘員艙被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主要控制中心,可以容納三到四名乘員,是整個登月著陸器的控制中心。

  而下層呢,則為主要的乘員艙,可以容納六到八名人員乘坐。當然了,也可以拆掉這些桌椅,用於存放相關的物資設備。也就是說,我們考慮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任務需要,所以我們設計了可以同時容納人員和貨物運輸的登月著陸器。

  這樣不管是從軌道上向月球運輸人員物資,還是從月球上向軌道上運輸相關的物資人員,都是可行的。

  我們v不是想要月球上的相關珍貴資源嘛,前期完全可以利用這艘登月著陸器來進行運輸,包括咱們之前所發現的那顆黃金隕石。”

  這個好!聽到這,張俊立即擊掌讚道。顯然周嚮明的這番話,是走到張俊心坎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