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二千零四十五章 吳浩真的從心了嗎?

除了這種立場鮮明,交鋒比較激烈比較熱鬧的外,網絡上還有一些理智人群,以及一些單從技術方面分析的科普技術大佬們,他們則是從各個角度對於此次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以及有關於浩宇航天甚至是關於吳浩他們的一些項目消息進行了討論分析。

  看了最新的新聞報道畫面,真沒有想到行者四號載人飛船裡面的空間居然這麼大,比老是載人飛船大多了。

  肯定要大多了啊,老式傳統載人飛船,它的載人返回艙裡面只能乘坐三名航天員,如果硬往裡面塞的話,最多能夠塞下四名航天員。而行者載人飛船呢,則是和各國最新型的載人飛船一樣,體積龐大,最多能夠容納六到八名航天員升空,運載能力是傳統載人飛船的二到三倍。

  是的,當初看傳統載人飛船發射畫面,三個人已經將飛船內的空間佔的滿滿的,長時間屈居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裡面,真的是太辛苦了。別說是十幾個小時了,就是讓我帶上一兩個小時,我都會發瘋。而這個行者四號載人飛船裡面空間居然這麼大,感覺就像是幾平米的小單間一下子變身為上百平米的豪宅一樣。

  豪宅稱不上,但有一說一,行者四號的內部空間真的大,我感覺好像比龍飛船還要大一圈吧。

  其實兩艘飛船的體積差不多,只不過行者載人飛船在內部空間的利用上的確比較優秀一些。

  整個發射全程直播我都看了,感覺行者飛船在發射過程要稍微平穩一些,而且能夠看得出航天員的面部表情好事很從容,整個過程非常的順利,一點都不像是首次載人發射。

  這是肯定的,畢竟前面已經發射了三次無人實驗飛船了,所以技術上應該來說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不然的話,有關部門也不可能批覆此次載人發射計劃,更別說是由官方航天員參加了。

  聽報道說此次航天員所穿著的這套艙內航天服技術程度很高,並且在航天服面料上面進行了非常大膽的創新。新的航天服面料,不僅更加柔軟,貼身,舒服,且具有很強的防護性。而且在遇到諸如巨大過載力量,以及硬物衝擊的時候會迅速硬化,對航天員起到非常好的支撐保護作用。據說航天員穿著這套艙內航天服發射升空,將會極大的減輕因為快速升空所帶來的巨大過載,讓航天員感到舒適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