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載人發射,入倉

各號注意,我是零號,兩小時準備!

  隨著大廳廣播響起,大家的心也都隨之動了起來。

  一直都在發射塔架那邊休息的袁子峰,也終於起身,開始在浩宇航天方面的技術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進入行者四號飛船的載人返回艙。

  區別於傳統飛船和龍飛船,行者四號只有一個進出倉口,這就是位於頂端的對接口和出艙口。龍飛船有兩個,在它的側身也會有一個進倉口,專門用於航天員進入。傳統載人飛船呢,因為包裹在整流罩裡面,所以一般也會有專門的進倉口,不過它是位於飛船上面的軌道艙上。

  之所以設立這種橫向的專門進倉口,原來是因為整艘飛船被包裹在整流罩內,所以從最頂端進入太困難,並且從軌道艙頂端的對接口到返回艙之間,高度太高,進入非常不便且危險。

  所以工程設計師們,才會在軌道艙側面開這樣一個進倉口,滿足航天員進入。當然了,這個進倉口偶然也會充當出艙口使用,整個飛船的軌道艙可以變為一間太空氣閘艙,用於航天員出倉活動使用。當年我們的首次出倉實驗,就是這樣的。

  至於龍飛船為什麼要在載人艙上設置這樣一個橫向進倉口,可能也是為了便利吧。

  其實在行者飛船最初的設計中,也會有這樣一個進倉口。但是呢,在主要載人的返回艙上開這麼一個橫向入倉口,這必然會破壞整個飛船載人返回艙的完整性,影響結構。

  尤其這還是一艘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結構安全性則就更加重要了,所以在隨後的論證修改中,技術專家們就取消了這個橫向的進倉口,直接改為從頂部對接口進入。

  事實上,與龍飛船一樣,行者系列飛船不需要整流罩,所以為了保護對接口的安全,相關結構不受到高空高速氣流摩擦灼燒影響,所以行者系列飛船也有在頂部對接口外也會有一個防護“帽”,其實就是一個罩子,將整個對接口蓋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