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未來,誰能養活我們?

……

  “關於智能化無人農(牧)場,我認為也是一樣的情況。首先那就是隨著咱們國內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正在急速的向城市中湧入。很多農村甚至很多鄉鎮都出現了空心化,裡面沒有一個年輕人,基本上都是老人和一些留守兒童。而隨著這些老人們逝去,留守兒童長大出去,這些村鎮也都逐漸荒廢了。

  這些大家可以去東北,中西部去看看,有很多因為人口流失荒廢的村鎮。而因為鄉村人口的流失,原本散落在鄉村的大量土地也隨之荒廢。所以事實上,我們國內土地一直是處在縮減中的。再加上城市用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一些影響,這個數字可能比大家想象中更加嚴重。”

  “耕地的消失自然帶來的糧食的減產,雖然說這些年我們國內糧食產量一直在穩步提升,但事實上這只是糧食技術帶來的畝產產量的提升。也正是因為這個提升所以才補漏了耕地減少的這個漏洞,讓我們不易察覺到。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互相一下,十年前城市規模是多大,十年後城市規模又增加到了多大,這些增大的土地哪來的,還不是原來的耕地。

  種子技術是有瓶頸期的,耕地的產能也是有上限的。事實上,咱們我們國內耕地畝產的穩步增長所帶來的是這些年畝產化肥用量的不斷增加。

  而這所帶來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土地正在鹽鹼化,土地原本的肥力在不斷下降,甚至土壤裡面的微生物菌群包括圍繞這些所構成的生態圈正在被破壞瓦解。”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過去我們扒開耕地裡面的土壤可以看到蚯蚓,可以看到各種蟲子,而現在呢,就是一抔乾巴巴的土,再也不見那些蚯蚓和蟲子了。

  在西方國家,他們的耕地採用輪耕方式,一塊土地耕作幾年後,會讓它休息一兩年,恢復土壤肥力。而在我們國內卻沒有這個條件,這也導致土壤肥力下降這件事情可能比紙面上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