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這項技術軍方肯定會感興趣

  而發動機的長時間工作,就意味著對發動機造成損傷。解決的辦法無非兩個,一個是增強發動機的質量,讓它能夠工作更長的視覺。另外一個就是著陸後更換新的發動機。這兩個辦法不管哪裡,都要增添巨大的成本,這樣算下來比造一枚新火箭沒便宜多少,很不划算。

  於是,我們有將目光聚集到了降落傘降落方式上面,這方面我們有成功經驗,應該說是最有把握的。但是呢,採用降落傘方式進行著陸,一級火箭還好說,二級火箭的話,採用這種方式就有些像是降落載人飛船了。

  高度太高,採用降落傘降落呢,著陸點難以控制,只能進行預測。所以火箭降落著陸的地點不確定性,就限制了這項技術的運用。其次,二級火箭這麼高,如果不是選擇在平整著陸場降落,就會傾倒,火箭不比其它的,這麼傾倒劇烈撞擊,必然會帶來一些故障,維修起來也就不容易,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而且攜帶這麼大一套降落傘組,必然要增加重量,這也將會嚴重擠佔載荷運輸重量,從而降低火箭的運載能力,也是一種變相的徒添成本,不太划算。

  於是,我們就又將目光集中到了採用飛翼滑翔降落的方式上面。

  相比於前面兩種,採用飛翼滑翔降落結構,一可以不依賴於長期使用發動機,從而延長髮動機的使用工作壽命。二呢不用攜帶那麼中的降落傘組,從而不用擠佔載荷運輸的重量。

  三呢,飛翼結構受天氣影響比較小,且便於控制,這樣對它的飛行姿態,航線,著陸場等等都能夠進行把控,增加其整體可靠性和安全性。”

  說到這,吳浩停頓了一下,看了看眾人,隨即話鋒一轉說道:“當然了,這種方式也是有著很多缺點,比如首先它的技術難度比較大,從幾百公里的太空以滑翔的方式再入大氣層,然後滑翔飛行返回著陸地面,這個過程所運用到的技術都無疑是頂尖的。

  這種軌道器再入返回技術,是目前各國軍方都在積極研製的絕密技術,目前掌握這項技術的也就那麼幾根手指。

  並不是其它國家不想,而是因為這項技術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