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生命的成本

  全世界每年研發出來的新藥十幾萬種,而全世界每年能夠上市的藥物只有幾百種。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藥物都夭折了,這方面的成本和損失需要醫藥公司自行承擔。

  當然,也不能因為醫藥公司耗費巨大成本研發出來藥物,就要肆無忌憚的提高價格,這顯然也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方式。所以如何平衡你醫藥公司和普通患者之間的矛盾衝突,這也是需要理性去思考和研究。

  而就吳浩他們今天所發佈的這顆智能仿生人造心臟,技術性能表現上面絕對是無可挑剔。唯一讓大家不滿或者說存在遺憾和失望的就是成本了,現階段數百萬美金的成本,恐怕也就只有那些富豪能夠承擔了。

  即便是一些家庭富裕的中產階級,甚至一些頗有家產的小富們,這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更不用說那些普通家庭以及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患者了。

  所以在互聯網上,對於這件事情討論的人也非常多。大家各抒己見,意見相左,爭論的非常激烈。

  “東西是好東西,就是太貴了,負擔不起了。”

  “真的太貴了,這是富豪們的玩具,普通平民別想了。”

  “沒辦法,研發和製造成本太高,如果產量不提升上來,成本很難降下來了。”

  “這要看怎麼看呢,對於那些生命垂危的重症心臟病患者們來說,如果真有這樣的希望擺在他們面前,即便是花光積蓄也是在所不惜的。畢竟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人呢。”

  “不會,很多人不會的。對於很多患者,尤其是年齡大的患者來說,即便是能夠負擔的起這部分費用,也不一定會選擇。”

  “這倒是事實,一方面是自己的生命,一方面是家庭生計,這個的確很難抉擇。”

  “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可就真的沒了。”

  “話是這麼說,但不一定都會這麼來做,現實總歸有那麼多無奈。”

  “沒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你讓子女來耗光積蓄,甚至賠上房子車子來就自己的父母,你們覺得他們有多少會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