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智能仿生電子義眼

給了臺下眾人一個消化時間,吳浩這才面帶笑容繼續肯定道。

  “沒錯,我們實現了這項技術。”

  “這項技術的關鍵點是如何讓人看到畫面,也就是說如何模擬眼睛的功能。如果從生物方面來說,依照當前的生物技術我們很難進行復刻模擬,因為人的眼球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脆弱且複雜的器官。那麼我們能不能換種思路,利用當前最先進的光電圖像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呢?”

  拋出來了這個問題,吳浩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略微等了一會兒,給臺下觀眾們一個思考反應的時間。這就是演講過程中所謂的節奏感,演講者必須把握和控制演講節奏,這樣現場效果才會更好。

  “事實上有關於幫助盲人恢復視覺的設想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來了,關於這方面的技術也已經出現了不少,比如目前很多醫藥企業的技術已經能夠讓盲人看到簡單的線條和模糊畫面了。

  其實原理也很簡單,無非是是將鏡頭所捕捉的光電信號,轉換成視神經腦電信號,然後傳輸到大腦視覺皮質中樞,這樣就能夠讓患者看見畫面了。

  目前各大醫藥企業的相關技術,都是基於這套理論體系。我們也一樣,只不過我們在這個上面進行了升級優化。採用了我們最先進的腦機交互系統,能夠更好轉換相關的圖像數據,傳輸腦電信號。

  這也使得患者在大腦中所看到的畫面相比於其它醫藥公司那些簡單的線條畫面要更加清晰,畫質像素也更高。

  當然,相比於真實人眼的像素和成像質量,我們的這款智能仿生電子義眼還差的很遠,但是它的給患者所反饋的畫質已經差不多能夠達到我們所使用的手機鏡頭成像水平了,遠超其它醫藥公司的同類技術水平。

  而且隨著光電技術的進步以及新技術的運用,這方面的畫面成像質量和分辨率也在不斷的提升。”

  說到這裡,吳浩緩和語氣道:“雖然這款智能仿生電子義眼當前的成像質量還遠不及人眼,但能夠讓患者看到真實清楚的畫面,這已經是電子義眼技術領域飛躍式的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