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放出個“大衛星”

  這些集成光路互相交織,最終構成了光子芯片。

  這項技術一直被浩宇科技視為重要核心工藝技術,到現在都處於嚴格保密之中。即便是這臺光刻機中所使用的複合式透鏡組晶體,也都是由浩宇科技加工而成。具體尺寸參數有這邊研發項目組提供,然後交由那邊製造出來,然後在運輸過來進行測試。

  所以說白了,這家芯科技有限公司的真正控制權還是掌控者吳浩他們手中,這不僅僅是在股份上,而且還是在技術上。

  這也是為什麼其它股東想要有所動靜,必須要先來試探吳浩他們意見的原因。雖然說簽署的有合作協議,但如果吳浩他們真的想要做點什麼,單憑這份協議合同也是阻擋不了的。

  吳浩笑著點了點頭:“沒錯,光子芯片和這臺光刻機裡面的複合式透鏡組其實原理都是一樣,都是若干個透鏡組成的一種多重結構的透鏡組。

  它們都可以看做為一種集成光路,二者的結構都非常的複雜,不過方向不同。

  而且相對來說,光子芯片的結構要更加複雜一些,我們要在四乘四的立方體裡面,雕刻海量的透鏡組,從而形成一套複雜的集成光路體系。這一點有點像我們的硅基芯片,它本身也是一種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光子芯片就是模擬的硅基芯片,但是根據光線的不同,也有非常顯著的區別。”

  聽到吳浩的講解,在場的眾人,不管是領導,還是這些企業大佬,亦或者技術人員都表現出來了非常濃厚的興趣。

  對於技術人員和專家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他們從來沒有涉及的新鮮尖端技術領域,處於職業習慣,他們對於一切未知的先進的技術和知識都充滿了本能的興趣。更何況,這還是一種比硅基芯片要先進的芯片技術。

  而對於這些企業大佬們來說,這也是他們長見識的機會。他們也想要弄清楚這個光子芯片的具體信息,從而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甚至有可能的話,學習借鑑一下也是他們非常樂意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