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宇宙足夠廣闊,容得下所有人

一番寒暄客套後,眾人落座,在化妝人員給吳浩稍微修飾了一下妝容,採訪隨即開始。

  率先提問的自然是江楠,一方面她是代表央臺來的,另外一方面她又是吳浩的朋友,所以大家都想讓她來起一個頭。

  江楠對此也沒有拒絕,豐富的採訪經驗,讓她應對起來非常的從容。在自己的黑色筆記本上劃了兩下,江楠隨即衝著吳浩笑著說道。

  感謝吳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首先我先恭賀您,這次載人飛船的發射和回收都非常的成功,從而開創了我們國家民用航天領域的一個新紀元。

  吳浩聞言,微笑點頭回道:“謝謝,過獎了。不過,這裡我要糾正你一點,這只是一次無人實驗飛船的測試相比罷了,它距離載人發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至於開創什麼新紀元,我認為有些捧殺我們了,其實我們國內還有很多有潛力有技術的航天企業呢,我們只不過比他們早幾部,起了個頭罷了。”

  您謙虛了。江楠笑著讚了一句,隨即看了一眼筆記本正式提問起來:“此次無人實驗飛船發射和回收成功,引起了民眾的廣泛讚譽。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這些讚譽聲中,還是有很多其它的聲音。

  比如有人就質疑,我們國家已經有了航天載人飛船,也有了自己的空間站,個性化運載火箭,還有月汽車,火星車。

  為什麼你們又要自己搞自己的運載火箭,還有載人飛船,月球車,甚至還聽說你們準備搞空間站。這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嗎,對此,您怎麼看。”

  吳浩笑著搖了搖頭道:“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到,我們可以將它們比作汽車,比作大家手上的手機或者是智能穿戴設備,又或者是其它消費品。

  難道我們就因為其中一家汽車廠商,或者手機移動穿戴設備廠商生產汽車或者手機移動穿戴設備,其它廠商就要關閉或者是停止生產嗎。

  航天領域也是一樣,要想讓我們國家的航天產業,乃至世界的航天產業發展,就必須要有競爭,只有競爭才會推動各個航天企業機構加強研發,不斷創新,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