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江城火箭製造廠

“這三種方式也是目前國際上所有載人飛船所使用的全部方式,當然了,相比於一些傳統載人飛船,我們與它們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首先,傳統的載人飛船的逃逸裝置使用的是火箭整流罩頂端的逃逸塔,來進行逃逸的。

  也就是說整個逃逸過程載人飛船是不參與的,完全是火箭自己來進行控制的。直到逃逸塔脫離,整流罩打開,飛船檢測到自由下落後,各部分進行分離,從而返回艙拋出降落傘來進行降落的。

  而我們呢,則和龍飛船一樣,是利用飛船返回艙上面的反推火箭來作為逃逸裝置,推動飛船返回艙脫離,然後逃逸到安全距離以外。

  相比於傳統逃逸方式,我們這種沒有整流罩,沒有額外逃逸塔的方式,更加的迅速,也更加的安全。

  此外還有一點,傳統載人飛船發射,火箭整流罩頂端的巨大逃逸塔也極大的佔據了火箭的有效載荷,可以說縮減了載人飛船自身的重量。這不僅僅會影響飛船的有效載荷,也會增加發射成本。

  而我們呢,則不需要擔心這點,完全可以充分的使用載荷,將更多的東西運輸到太空之中,極大的減少和降低了發射成本。”

  聽到郭玉龍的這一番介紹,吳浩包括在座的眾人都不由點了點頭。

  那明天的空投實驗呢?一旁坐著一直沒有說話的楊帆開口問道。

  雖然開會以後大家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吳浩身上,但卻絲毫沒有放鬆對於楊帆的關注。要知道,楊帆可是集團公司的cto(首席技術官)。

  此外,他也是公司的重要股東,創始人之一。他的意見和態度也至關重要,可以說將影響一個項目的命運。

  此外,楊帆這個cto可是主管著公司的技術科研部門,理論上來說也是航天科學技術研究所直屬領導。

  像這個實驗室的重要人員安排,資源和資金投入也是需要楊帆來批准的。所以說,雖然楊帆一直沒有出聲,可大家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更讓他們有些探討的是,楊帆也是專業技術人才出身,對於技術這一塊非常熟悉。浩宇科技的很多項目也都有他參與的身影。如果被他找到破綻,漏洞,或者把柄,那恐怕有他們好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