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九百三十六章 二馬的衛星夢

看著靜靜的聳立在發射架旁邊的白色箭體,二人不由的拿起了吳浩之前專門送給他們的定製版智能ar眼鏡的主機拍了起來。這種降落方式可靠嗎,發動機需要在降落途中重新點火,難度很大吧。老馬開口問道。

  而周嚮明呢,則是看了吳浩一眼,在得到他的准許後,這才回道:“使得,難度非常大,尤其是在下降的過程中有風,所以重新點火很難。憾凊箼

  不過我們利用了一種全新的點火技術,能將其發動機重新點火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且我們還有備用方案,在火箭發射架打開的時候,會有一根繩子繫著重物墜下。

  如果一次點火成功的話,那麼這根繩子會被髮動機噴射出來的火焰所燒斷。

  如果點火沒有成果,繩子系的重物落地後,會立即啟動備用點火方式,從而實現緊急點火。”

  很聰明的方法!老馬不由的讚歎道。這種方式看上去好像很原始很落後,但卻非常的可靠和管用。

  小馬哥則是拋出來了另一個他比較關心的問題:“整個過程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繁瑣,為什麼不嘗試使用獵鷹火箭那種直接的回收方式呢?”

  周嚮明聞言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我們當然也想用,但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還實現不了那種直接的降落回收方式。

  其實技術方面也能夠克服,重要的是材料問題,尤其是發動機所使用的特種材料,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還比較不足。

  其次則就是成本方面,不管是哪種方式,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可回收,和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成本。

  所以綜合這兩方面問題,我們選擇了一種比較符合我們自己的技術方式。

  當然了,我們也不會就此滿足,相關的科研項目已經立項,相信不久後,大家就能聽到喜訊。”

  聽完周嚮明的話,眾人點了點頭。的確,這也是長期困擾我們國家重大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難題。

  相比於其它技術,材料技術沒有什麼有效的捷徑,完全是靠時間激烈。西方發達國家用來上百年,而我們在這方面只有幾十年,差距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