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七百七十三章 眼睛的力量

  從這上面來說,它這雙眼睛可是一點都不比蝙蝠的超聲波差。

  我們人類一直是大自然的好學生,在不斷學習大自然所蘊藏的豐富知識。也是通過模仿這些各種各樣動物眼睛的特異功能,我們也仿生研發出來了各種各樣的光學成像設備。

  比如長焦鏡頭嗎,能夠看到很遠距離的舞臺。一些先進的軍事光學偵查衛星,能夠在好幾百公里的太空上看清楚地面上汽車的車牌。

  比如高速攝像機,我們能夠通過它看情高速飛行的子彈和炮彈,甚至科學家們還研發出來了能夠看清光運動軌跡的超高速攝像機。

  米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可以在一秒鐘之內拍攝六百一十萬張照片的超高速攝影機,快門速度高達440萬億分之一秒。科學家們試圖利用這樣一臺超高速攝像機來解決眾多科研難題。

  再比如夜視儀,紅外相機等等,夜視儀能夠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目標,現在的全綵夜視儀甚至能夠顯示出顏色。紅外熱成像呢,則能夠看清楚各種舞臺所發出的溫度,並廣泛運用在各種領域。

  至於複眼,事實上科學家們也以此為靈感,研發出來了很多複眼技術。

  可能對於這個大家有些陌生,但實際上我們都用過這項技術。現在智能手機上的多攝成像技術,其實就是利用了這項技術原理。將多顆攝像頭所拍攝出來的畫面合成到一起,從而形成了一張更高質量的照片。

  不僅如此,多顆攝像頭所拍攝合成出來的照片擁有更高的像素。而且複眼卻能提供與眾不同的優勢,它可以產生全景視角,呈現顯著的深度感官。

  隨著手機或者說移動設備上的各種功能的攝像頭越來越多,有人擔心會不會有一天手機背面全部被攝像頭所佔據了。

  所以專家們就在像能不能有一種技術來替代這麼多顆攝像頭,讓一顆攝像頭可以幹多顆,甚至是數十顆上百顆攝像頭能夠做的事情。

  於是複眼技術再次被技術專家們所關注起來,但如何將昆蟲上的複眼仿生出來,這也成了大家紛紛在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