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七百五十九章 偉大的事業

呵呵呵呵……

  這的確是山裡人的習慣,自給自足,傳承了好幾輩人的傳統,基本上與世隔絕。

  事實上在這深山裡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為了躲避戰亂搬遷進來的,不然誰會生活中這深山老林裡面呢。現在還好說,在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這裡就是原始森林,野獸出沒,能選擇在這裡紮根恐怕也是迫不得已。

  也因為這種自給自足的方式,山裡的村民自然也就沒什麼收入了,這也是扶貧人員們比較頭疼的問題。

  而且現在堅持留在深山裡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這些老人鄉土情太濃,根本無法勸離。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跟喪葬方式的改變有關。這些山裡的老人普遍比較傳統或者說迷信,而近些年了,相關地方上出臺禁止土葬的規定,這也激起了不少老人們的不滿。這些老人們留在這裡,就是希望自己百年之後,能夠順利的入土為安。

  反正種種原因吧,這讓扶貧人員的工作很難做。

  只見這位鎮領導接著說道:“其實我們有想過乾脆直接給錢算了,但是上面有規定,禁止直接輸血療法。

  之所以這麼規定,主要是擔心這樣的直接輸血式扶貧只能幫助一時,不能長久下去。一旦輸血斷了,這些人可能會重新返貧。

  為此,說實話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最終呢,我們想到了一些土辦法。

  山裡農戶搬遷的差不多了,土地房屋廢棄,所以能不能利用這些土地和舊房屋來幹些事情呢。

  於是我們和一些投資者和設計師合作,將一些保存比較好的村落改成了時下城市遊客比較喜歡的民宿和度假式酒店。

  而這些留守村民呢,不但可以直接從中受益,比如民宿和酒店所租借的土地和房屋費用。其次呢,這些留守村民也可以直接進入這些民宿和酒店裡面工作。

  這樣一個月下來也有兩三千塊錢工資,一年下來也能有個兩三萬塊錢。加上其它收益,一個家庭一年下來也有個小十萬塊錢,可以說算是已經致富了。

  至於那些沒有條件的村莊和村民呢,我們呢也想了其它辦法,比如讓這些村民去有條件的村子裡面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