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七章 智能山火防控系統

簡單來說,需要從圖像監控,到各項數據的感知,再到各種信息的彙集,從而整合出來一個龐大的完整系統。

  看似這好像很容易,有智能無人巡視安防系統,以及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艇,無人潛航器為基礎,應該很好改才是。

  但事實上不同,山區環境比較複雜,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而且無人車,無人艇,無人潛航器不太適合山區環境,唯一適合的只有空中的巡視警戒無人機。

  這款無人機雖然有著強大的功能,也適合複雜地形下的巡邏,但也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優化。

  比如在新的優化中,無人機對山間複雜地形,小氣候,以及植被線路等遮擋物的適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了無人機這還不夠,還需要在整個保護區內,視野比較好的地方安裝無人值守監控站。說白了,就是一套依靠太陽能或者風力發電的監控系統。它會實時將監控到的畫面和相關紅外信息傳回指揮防控中心,一旦出現火點,它也會第一時間進行報警。

  除了這種無人值守監控站外,整個保護區內還會佈置很多數據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或被放置在茂林密處的腐殖層裡面,或被安裝在樹上,又或者被放在河道之中,以及各個山口的位置。

  它們會實時的將山區的風向,植被腐殖層的溫度,河道的水文信息等等保護區內的實時數據傳輸到指揮防控中心,以便於指揮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或專家們判讀。

  這套系統是從去年今年初春開始的,經過了大半年的努力,現在這套系統總算是基本完成了。

  而吳浩呢,也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帶著張俊楊帆他們來到了南山自然保護區。一方面看望慰問這大半年奮鬥在山區的科研技術人員,另一方面也是來看看這套系統的研發情況。

  清晨,車隊迎著朝霞在平整的柏油公路上行駛。南山自然保護站駐地在山裡面,大概距離市區有一百多公里。但是因為山區道路曲折,且不好行駛,所以耗費的時間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