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五章 困難重重的可會收式火箭

  我們現在主要發展的還是單體多集運載火箭,所以以這個為例,目前大多數火箭一級的工作飛行時間大概在200秒左右,也就是在三分多鐘。

  一般火箭只需要考慮這200多秒的時間,即便是有富裕也就多個十幾秒不會太多。所以在整個火箭箭體結構,系統,發動機,以及材料上都是按照這個標準來進行設計製造的。

  可我們這種可會收式火箭箭體它所考慮的可不只是這短短的200多秒,而是上千秒,甚至是上萬秒的工作時間。這就對於整個火箭的箭體結構,系統,發動機,以及材料都有著更為苛刻的要求。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成本控制下來,使其能夠達到比一次性火箭更為便宜的發射運載價格。”

  “這麼難嗎?”這次跟著吳浩他們一起來的一個隨行人員不由的開口問道。

  餘成武看了這個人一眼,然後點頭苦笑道:“比你想象的還要難數倍甚至數十倍。

  我就簡單舉兩個例子吧,大家挺完就知道了。

  首先在火箭箭體的結構設計以及材料加工製造方面,因為要考慮可重複式使用,這就必須得加強箭體的結構強度。

  這不僅僅是從結構設計上,還得從材料上以及加工製造上入手。可這樣一來就無形中的增加了箭體的重量,這不僅僅對火箭的運載能力產生巨大不利影響,也會給火箭的回收帶來麻煩。

  增加箭體重量,影響火箭的運載能力,這無疑會使得單次發射的成本大幅度提高,不利於市場競爭。

  同樣的,增加箭體重量,這也就意味著在降落回收的時候難度也將大部分提高了。不僅僅降落傘要更大,而且臨落地前的反推力也要提高,從而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可如果火箭的箭體不加強的話,這樣固然會解決很多難題,可在回收上就產生了巨大的麻煩。即便是採用了降落傘和臨落地反推助力技術,可還是會對於脆弱的箭體在著陸的時候帶來不可逆的損傷,從而使得回收失敗,失去了重複使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