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型互聯網

儘管吳浩算是比較完整的正面回應了這些問題,但這方面的問題就像是打開了記者們的話匣子,迅速就有記者跟著提問了起來。

  “你好吳總,易新聞記者馬振風,我的問題還是關於這套一體式體感與觸覺仿真衣的。

  這次您發佈的這套衣服擁有觸覺模擬系統,能夠模擬虛擬世界中的一些真實觸覺。比如觸碰,撫摸等等,我體驗了一下非常棒。但這也產生了一個有關於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那就是這套衣服會不會容易造成夫妻或者情侶之間的思想出軌。而這種非常逼真的撫摸觸感,算不算是一種變相的身體出軌。

  不知道您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謝謝。”

  這個問題十分的敏感甚至尖銳,還帶有一定的道德批判性,針對性非常強。吳浩看了一眼這位帶著眼鏡斯斯文文的記者,心裡快速思索了一下。

  然後衝著他以及在座的眾記者回道:“首先,我們只是一個生產銷售產品的企業,我們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具備也不曾設定任何屬性。具體如何使用,這要看每個用戶的意願,我們尊重用戶們的選擇。只要其使用途徑不違反法律法規,不違反道德倫理,我們都應該給予全力支持。

  這就像是一個鐵匠,他打出來的菜刀可以做飯,亦可以被人拿去殺人。難道我們就因為這個鐵匠所打造出來的菜刀殺了人,就要去責備這名鐵匠嗎?

  產品的銷售具有廣泛性,我們沒辦法做到不賣特定的人群,除非有相關制度支持。

  說到底它還是一款產品,一件工具。使用者在人,決策用途也在人。至於你所說的精神出軌和身體出軌,就算沒有我們這套設備就會消除這種事情發生嗎。

  這個問題最為關鍵的還是人,所以遇到事情我們不能去怪一件工具,而是應該去反思人的相關行為。”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所以吳浩也講的比較模糊,算是打了一個太極吧。它不是什麼情感專家,也不是什麼道德專家,所以沒法從這方面來進行剖析批判,只能這種方式應付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