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四百二十章 VR動作捕捉追蹤技術

  這項技術的原理其實就是激光,紅外線,或者可見光對運動舞臺上的眾多三維座標進行定位,從而實現對人體動作進行捕獲。

  目前它已經被大範圍運用在影視動畫遊戲的製作中,用於捆綁3d軟件中的虛擬人物。我們看到的很多影視作品和動畫乃至遊戲中的人物角色的動作表情都是利用這一套技術製作完成的。

  第二類,光影圖像識別捕捉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3d相機記錄人體動作,然後再利用圖像識別技術來識別3d相機所記錄畫面中的人物動作姿態。

  這項技術也非常成熟,像我們最開始參加杭城展會時候與滬東理工那邊的同學所聯合展示的表演中,就運用到了這種動作影像捕捉技術。

  當然了,這項技術也有一定的侷限性,那就是不夠精確細膩。它所捕捉的只是人體運動影像,如果我們的肢體影像重合在一起,它捕捉起來就比較困難了。所以我們一般會採用多個3d相機佈置在多個方位一起捕捉,以提高它捕捉識別計算的精確度。

  而第三類,就是我之前所展示的智能感應手套中所使用的技術。利用遍佈在人體上的眾多傳感器來記錄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從實現對於人體運動姿態的精確捕捉。”

  一口氣講了這麼多,吳浩不由的嚥了嚥唾沫。雖然不知道臺下和正在看直播的眾人能否聽懂,但一些專業上的東西還是要說清楚,不然很容易遇到槓精來找茬反駁。

  緩了一口氣,他然後接著繼續講道:“這三種技術各有優缺點,第一種技術雖然運用的比較廣泛,但這一套光學捕捉設備的價格非常貴,我們一般個人用戶是很難承擔的。

  最初這一套設備大概要上百萬元,近些年隨著國產同類設備的不斷推出,這類設備的價格降低了很多,但也在十幾萬左右。

  而且這種設備的架設和維護比較麻煩,需要專業人員完成,所以很難普及到我們大眾用戶。

  當然了,現在市場上也有一些這類的優秀產品,大家也可以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只要這些設備能夠支持我們的操作系統應用協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