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世界都為之動容的技術

“嚮明,吳總剛剛給咱們項目組發來一份技術資料,絕密,我的權限打不開。”一個帶著厚厚眼鏡大概二十八九的年輕人走了進來,衝著遠處一位正穿著白大褂正在做實驗,短髮有些微胖的年輕人喊道。

  “哦,我看看。”隨即這位短髮微胖的年輕人放下手中的工作,然後走到電腦前,隨即打開了技術資料包。

  “鋰離子電池優化技術!”

  “嗯?”

  正在盯著屏幕的兩人不由露出了驚訝的深情。這兩人都是公司硬件研究實驗室,電池研究項目組的成員。這個叫做嚮明的短髮微胖年輕人叫胡嚮明,今年三十歲,電科大材料科學學科的博士生,主攻的就是電池材料學方面。

  而他身邊這位帶著厚厚眼鏡的這位呢,名叫方誌遠,則是清大化學系電化的博士生,主攻電化學專業。

  胡嚮明是吳浩專門從國內某著名電池生產企業中挖來的的工程師,原本也是負責鋰離子電池的研發項目。

  只不過在方向上與科研團隊有著很大的分歧,並且在工作中比較隨性,所以被研發團隊邊緣化了。

  最後是林建良找關係挖進來的,吳浩在與其進行一番長談後,果斷讓他負責電池項目的研究工作,並給了他充足的權限。

  而方誌遠呢,則就是他從清大拐來的博士後。除此以外,整個項目組還有還七八個在新能源材料、材料科學、電化學、電子工程、凝聚態物理等領域的研究生,可以說是一個高素質科研團隊。

  項目組成立後,雖然公司和吳浩沒有要求他們什麼。可這些人呢卻沒有自我鬆懈,而是一直都在從事電池領域的相關研發工作。對於他們這些科研人員來說,這與其說是份工作,倒不如說是一份事業。

  所以相關的科研工作不用人逼,他們自己就很自覺。

  只不過電池技術也可以稱作是材料和化學技術,而這兩個領域的進展一直十分緩慢。在技術爆發日新月異的今天,電池技術卻仍像一支難啃的骨頭,一直沒有什麼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