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技術上的分歧

當然了,這還只是關於無人機高速飛行和穿越障礙方面的技術難題。

  想要這款無人機能夠快速發現目標,並識別目標攻擊目標,這也是一個擺在他們面前急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就先得弄清楚他們這款‘戰場清掃者’高速小型攻擊無人機集群打擊系統到底是用來針對那些目標的。

  首先最主要的目標肯定是針對那些敵方在非封閉環境中的士兵了,這是這款打擊武器最主要的攻擊對象。

  其次則就是一些彈藥堆,迫擊炮陣地,或者一些重要敵方軍事節點。

  另外在吳浩的設計中,這款攻擊無人機也會對於一些輕型車輛有一定的攻擊作用。當然了,單架無人機裝藥量有限肯定不行。

  但如果對在無人機裝藥量上進行特殊設計,使得它能夠向前定向爆炸的話。多架無人機組成一個攻擊小隊,短時間內對於目標的一個點進行連續攻擊,那麼定向爆破所產生的高壓金屬射流也會對於車輛較薄的車體造成擊穿效果。

  這個原理有點像一些串聯裝藥的破甲彈或者是串聯裝藥的鑽地彈。在面對超高強度裝甲或者超厚混凝土掩體的時候,破甲彈和鑽地彈就是利用這種連環爆破的放鬆遞進,直到穿透防護裝甲抵達目標內部。

  如果將偵查發現識別這個任務交給人的話,那肯定沒問題。即便不是受到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也能分別出那些是人,那些是車輛。而受過專業訓練的戰士更不用說了,他發現識別的更快,也更加準確。

  當然了,人也有侷限性,因為人很難識別那些躲藏偽裝隱蔽起來的車輛,人員。

  所以這時候就要藉助設備的力量了,可如何讓設備或者說系統自己判斷目標身份並進行選擇性攻擊呢,這也是他們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對於人員的識別,目前對於人員的識別主要是來自於紅外探測,雷達探測,音頻探測,以及視頻圖形探測這幾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