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君君 作品

216. 第 216 章 *崇禎十七年。大明,……





看身邊的一切,所有東西在宋應星的眼中彷彿都是有趣的。




姜煙見過宋應星守在鐵匠鋪前盯著人家打鐵,這樣能看幾個時辰。




還跟著村中的農人一起下地,學著他們一起從春天到冬天,經歷整個“春播夏長,秋收冬藏”。




少時想要問先生的問題,也在他自己這裡得到了答案。




當年一同讀書的人見他這樣,說他自甘墮落。




好好的舉人,就算會試不中,也能等到為官的時候。




偏要去鑽研這些奇淫巧技,旁門左道!




“我不覺得這是什麼不好的東西。”被曾經的同窗罵過後,宋應星轉身蹲在田邊觀察他的稻穀,聲音很低。




也不知是說給那個走遠的同窗聽,還是說給自己聽。




姜煙在旁邊看得心酸。




就是看過從前的宋應星有多張揚,再看如今這個宋應星,對比之下就會知道他有多堅毅。




人,都能在一帆風順時瀟灑恣意,卻不一定都能沉穩安靜下來。




只是這樣的日子也只過了四年,宋應星面對著愈發捉襟見肘的家庭情況,不得不選擇離家外出謀生。




“幸虧我年輕時候還有個舉人的功名。”宋應星哈哈笑著,完全不覺得自己這個時候落魄有多悽慘,只頗為自豪的對姜煙說:“否則我連縣學教諭也做不了。”




在袁州府分宜縣離家較遠,但好在酬勞還行,每個月的月奉也夠家裡餬口。




前後七年的時間,宋應星就是在這樣的奔波下生活著。




令姜煙震驚的是,宋應星的許多著作都是在這七年中寫出來的。




白天就各種看,晚上回家就各種寫。




每個月的奉銀,留下夠自己生活的,便都送回老家。




大哥也偶爾會送些銀子回來,給母親補身體。




一直到崇禎十一年,宋應星升官了,從之前的教諭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掌管刑獄。




但兩年後他任期不滿,直接辭官歸裡了。




“你就這麼走了?”姜煙跟著他也到了福建,現在又重新往江西趕。




小船上,姜煙瞪著眼睛看著他:“你好不容易當上的官,這就走了?”




宋應星還有閒情在船上釣魚。




水面上的風吹起衣服一角,露出裡面打補丁的內襯。




宋應星淡定的把衣角撫平,手持魚竿只平靜的對姜煙說:“我放走的那些人,他們都是大奸大惡之徒嗎?不是的。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將他們關在獄中,又有什麼意義呢?”




獄中人滿為患,細問下來都是苦不堪言的命罷了。




起初上官責難他,他認了。




畢竟放走人犯,程序上他的確不對。




所以後來他也去勸了那些放走的人,讓他們放棄繼續做海盜,好好的回家種田。




安撫了那些人之後,上官又開始誇他。




“姑娘就當我是個不好相處的人吧。要我繼續與這樣的上官共事,我真的做不到。有事時,我便是天底下最婦人之仁的蠢貨。待沒事了,我又是普天之下最最能言善辯的聰明人。我哪裡聰明?不過是瞧不得人吃苦中苦罷了。”




這些人吃了苦中苦,也做不了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