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小說的宅葉子 作品

第72章 第 72 章

 她雖然明白太皇太后不是計較這些瑣事的人,日夜思念的她,卻做不到這麼客觀評價,只覺得大阿哥眼裡怠慢他烏庫媽媽。

 皇太后雖然萬事跟著康熙走,但也不是一點情緒不發的人,何況她都多大年紀,享受康熙的福也差不多了,即便有機會,誰還敢虧待她不成?

 也因此,惠妃母子非但沒得到好,還吃了一個小坑。

 皇太后對於大阿哥嫡長女的賞賜,不僅沒有特殊待遇,比公主還次了一等,這麼明顯的差距,卻合乎規矩。

 對此,母子倆反應各有不同。

 胤禔把一切都化作對太子的敵意,只覺得胤礽著實可惡,假如不是他身後的赫舍裡作妖,他們怎麼會關注這個?

 他面上不由帶出點來。

 而惠妃面上掩飾得完美,但心中的埋怨前朝宮宮上上下下輻射了一圈。

 此事被毓慶宮太子知道,與大阿哥見面時,陰陽怪氣了好些句子,把大阿哥的怒火再燃燒三層。

 胤祉默默圍觀,額娘說的對,有時候大哥與太子的爭鬥真像稚童扯頭花,損人不利己,讓人高看一眼都不行。

 也難怪汗阿瑪見多了,會有一種只要不涉及前朝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態,即便爭得臉紅脖子粗,還為他們添上類似於“胤祁胤祝打鬧”的兄弟濾鏡。

 不論如何,長孫女的出生因為時間不對蒙上一層陰影,好在陰影並未持續多久,如此刻的紫禁城,陽光灑了進來,只殘留幾朵淺淺的陰雲掛在天空。

 等一年差不多孝期過了,這個寒冬逐漸過去,康熙又下一個決策——

 江南巡視。

 因北方戰事的影響,與記憶中的南巡時間並不一致。

 後宮一部分女人對於江南瞭解不深,她們印象中還是幾年前江南叛亂的時候,實在不懂萬歲爺為什麼要去那種混亂地方。

 也有人一知半解,大概明白江南是一個富裕之鄉,有很多好東西。

 而作為漢妃的李氏與董佳氏,可能後宮沒有人能比她們更懂了解現在的江南,但她們卻把江南作為傷心之地,畢竟她們的父伯兄弟中便有人埋葬於那裡。

 正因如此,當佟皇貴妃在一次請安過後提出此事時,眾妃的反應竟還比不上一次北巡塞外更積極。

 馬佳芸蘭倒是對江南很有興趣,不止因能夠出紫禁城放風。

 她在現代視頻中看過江南古鎮,但還是避免不了受到現代化影響,期待看見真正江南水鄉的那種獨特韻味。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潤巘紅嵯峨”、“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等。[1]

 馬佳芸蘭自認為是自己沒多少詩情畫意的,但也背誦過許多古詩。

 誰不向往江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