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庭 作品

238. 第 238 章 事業編考試……

秦朝現在的問題是讀書人就不夠。

秦朝選官不算太嚴苛了,有些地方的官吏難考更多也是因為黔首多想去繁華之地擔任官吏而不願意去偏遠之地擔任官吏。

就算是舉辦考試,那些參加考試之人也不會願意被分去偏遠之地的。

趙不息的公務員輔導班能在咸陽辦起來,而在其他地方辦不起來的原因就是因為天下間目前也唯有咸陽的官吏難考,需要上輔導班,其他地方只要是能讀書識字,幾乎都能擔任小官吏。

秦基層官吏缺乏是因為讀書人少,對秦朝忠心的讀書人更少。

“也不是所有職位都需要學識深厚的人嘛。”

趙不息說:“女兒的意思是,朝廷制定標準,不同行業不同標準,比如大夫,只要熟背《大秦標準醫術》並能較為熟練運用就可以給他們頒發合法行醫證明,只有手持證明的人才能行醫,沒有證明的人行醫屬於私自行醫,必須要考過試才能再行醫,考不過就不許行醫。”

“對於通過考試並且在朝廷備案的大夫,朝廷可以專門在各地設立醫館讓這些大夫在大秦醫館內坐診。”

趙不息在編撰醫書的時候就發現了,現在這個時候的大夫資質層次不齊的,儘管也有厲害的如艾老一般醫術高深之人,可也有一部分的大夫是治病水平不行,騙人的伎倆倒是十分精通。

甚至在這個時代,在屈原還死了沒多少年,巫神文化還盛行的時候,很多大夫都是能和巫婆神棍劃等號的。

跳大神、喝符水……尤其是在楚地,這種“能通鬼神”的“大夫”更多,而且價格昂貴,成本十個大錢的藥他們敢賣十金。

醫這等關乎生命的職業,還得是要設立執業醫師資格證,然後設立公辦醫院。

嬴政若有所思。

趙不息接著舉例:“還有糧食之事,完全可以放寬筆試條件,改為考實踐操作,通過實踐考試之後再統一培訓識字和其他農家知識,然後再將這些持證的人任命為農官派去各地。”

“畢竟。”趙不息攤攤手,“我覺得哪怕才華橫溢如李斯丞相,他種地也是不如咸陽城外隨便一老農的,讓李斯丞相擔任農官還不如從咸陽城外找一個會種地的黔首,由朝廷教會他識字,然後將其任命為官員。”

就相當於後世的事業編考試和各種職業資格證考試。

秦朝現在官吏不充足的主要原因是所要的官吏都要求會讀書寫字,可在趙不息看來,很多官職都不需要讀書人,只需要識字就能擔任,對實踐操作的要求反而高一些。

農官,他只要會治蟲害擅長種地就行了,頂多再認識幾百個常用字,能看得懂公文就行,這樣就夠教黔首種地的了。這樣的農官完全可以直接從黔首中選,不識字也不打緊,幾百個常用字而已,朝廷□□個十天半個月也就會了。

嬴政梳理了一下趙不息的意思,然後愜意道:“吾女的意思是朕制定各行各業的標準,黔首若是滿足了標準則就將他們選入少府之中進行□□學,教他們識字,然後朝廷就有源源不斷的官吏了?”

趙不息:?她的意思是公有化,朝廷從黔首裡面拔高個進行統一培養然後分配工作,怎麼她聽著她爹理解的意思像是他要將各行各業大一統呢?

“這個主意很好,農官可以從種地的黔首中選取,不用非要是農家弟子,少府的匠人也可以選民間擅長做工的工人進行培訓,不必非要是墨家弟子。”嬴政展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