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庭 作品

第104章 第 104 章

 這也是嬴政為何願意默認趙不息干涉河內郡一個郡政務的原因。

 趙不息是他女兒,在嬴政眼中就是和他一體的。反正河內郡本來也不聽話,倒不如讓他女兒治理著,還能繳納更多的稅賦。

 “雜交小麥推廣的進度如何?三年內能否推廣至全天下?”嬴政詢問陳長。

 陳長苦笑著搖了搖頭:“雜交小麥產量雖高,可性狀還不穩定,公主和下臣一致認為還需至少五代,才能將性狀穩定在每畝十石左右這個產量。”

 嬴政在聽到前半句話的時候眉毛顰起,在聽到後半句話的時候眉心又逐漸舒展開。

 “區區五年朕還是等得起的。”

 鄭國渠修了十年才修完,消耗了大量的秦國國力,中間一度停工,可在嬴政的堅持之下還是艱難完工了,而這一條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的鄭國渠也將關中一帶變成了天府之國,給秦國提供了大量的糧食,讓秦國有足夠的糧食後盾去四處征戰。

 而嬴政下決定修建鄭國渠的那年,他才十四歲。

 如今四十一歲的嬴政自然也等得起五年,只需要五年他就能得到如今三倍多的糧食,這些糧食將養活三倍的青壯年,到時候他一聲令下,百萬如狼似虎的控弦之兵將衝碎擋在他面前的一切阻礙。

 “朕會再給你二十個農家弟子。”嬴政敲敲桌面,又有一點無奈。

 “你回去之後告訴不息,秦少府也就只有這些農家弟子了,再多一個也沒有了。”

 要是趙不息問他要的不是農家弟子而是儒家法家的弟子,那一兩千個人嬴政也能給她湊出來,可偏偏要的是農家弟子。

 一般有識字讀書條件的都是貴族子弟,他們拜師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官,自然不會去學又苦又累還沒有前途的農學。

 少府中的農家弟子加起來也不足百人,嬴政調撥給趙不息的就有五十個了。

 可為了高產的糧種,嬴政咬牙也得給趙不息擠出來她要的人。

 “若是還不夠……就讓不息再給朕寫信。”嬴政無奈道。

 大不了他就派人去民間強“請”一些先前不願為朝廷效力的農家弟子來。

 人才就像是海綿裡的水,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總是能再擠一些出來的。

 陳長不敢說話了,他是知道趙不息要那麼多農家弟子到底是幹什麼的。

 那棵最好看的“龜鶴延年”松還是他親自動手修的樹。

 正事聊完了,嬴政又放鬆下來,陳長也算是他的老熟人了,在懷縣他們也見過不少次面。

 只是交流不多,大多時候都是陳長見到“趙樸”的時候主動打個招呼,趙樸愛搭不理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