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非子 作品

第54章 世界三(五)





羅娘子便是在蕭與璟飢寒交迫的時候出現的,她那時還未家道中落,身處富貴窩中。冬日裡羅府施粥行善,羅娘子從未見過這樣的熱鬧,便求了家中長輩,包裹的嚴嚴實實出了府。她站在施粥棚旁,每次有人領粥食,便會誇上一句“菩薩般心善的小娘子”。




蜷縮在牆角的蕭與璟,渾身髒兮兮的,旁人從他身邊經過,那雙黑黢黢的眼眸眨都不眨。路過的人看他這般一動不動的樣子,都說,這小乞丐是因為冬日寒冷,被凍死在城門下了。羅娘子正拿著施粥棚的饅頭,撕下一點送入口中。剛品出饅頭的滋味,眉頭便皺成一團,她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不明白這麼澀口粗糙的食物,怎麼還有人排隊爭搶。羅娘子聽到隊伍的人在討論,什麼城門下的小乞丐,腳步移動,朝著城門走去。




羅娘子從未見過穿著如此破爛的人,在羅府中,即使是最下等的奴僕,也是衣著整齊,裝扮周正。羅府的老嬤嬤,看到羅娘子靠近了小乞丐,面上一片張皇失措,將羅娘子摟在懷裡:“小祖宗,這熱鬧也看夠了,快隨我回去吧。”




羅娘子指著蕭與璟:“那是什麼?”




老嬤嬤暗呸一聲:“凍死的乞丐罷了,娘子離遠些,小心沾染了晦氣。”




饅頭被羅娘子攥的皺巴巴的,她掙脫老嬤嬤的手掌,跑到蕭與璟面前,將饅頭塞到他手裡。那雙黑黢黢的眸子忽然動了一下,羅娘子噔噔噔地跑回了老嬤嬤懷裡。




“哎呦,小娘子真是菩薩心腸,連路邊的小乞丐都願意施捨……”




主僕兩人的聲音漸漸遠去,蕭與璟動了動手掌,抓住面前染了灰塵的饅頭,往嘴裡塞去。




那年冬日格外寒冷,據說凍壞了地裡不少莊稼,也凍死了不少流離失所的人。可蕭與璟活了下來,還跑出了乞丐窩。




流年似水,蕭與璟穿著打滿布丁的青衫單衣,拿下了鄉試頭籌。報喜的人,根據蕭與璟留下的戶籍,找到了他的父母雙親。蕭與璟父親已經故去,只留下一個母親,聽聞這等喜訊,搖身一變成了眾人追捧奉承的中心。她自詡為蕭與璟的生母,在旁人的鼓動下,生出了為蕭與璟定親的心思。畢竟這個孩子被她早早賣了出去,心裡難免存著怨氣,不如由自己挑選佳媳,兩人在府中相互依靠,到時蕭與璟即使心中鬱郁,怕是也要掂量母親孃子的份量。王氏便是蕭母精挑細選的佳媳,模樣端莊,品行極好。




王氏在見到蕭與璟之前,對蕭母十分恭順,只是在得知蕭母是瞞著蕭與璟定下的婚事,這份恭順就蕩然無存了。




蕭與璟留下戶籍所在,是依照當朝科舉規定無奈為之,若是無戶籍的乞丐流亡人士,是不能參加科舉的。可科舉之事被蕭母知曉後,秘密定下了婚事,周圍人皆在勸慰蕭與璟,畢竟是生母,生養之恩,難以償還,至於婚事,哪一個郎君不是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眾人都在規勸蕭與璟,字裡行間不外乎一句:你要忍耐,孝道大於天,生母,婚事……種種不滿,忍下便是。




可蕭與璟眉峰冷冷,聲音如同朔冬冰雪:“不可。”




他不顧蕭母的軟硬兼施,昔日兄弟的言辭懇切,苦苦哀求,捨棄了和生母的關係,成了孤家寡人。只是與王氏的婚契,已經過了明路,卻是無法斷絕。




王氏手持羹勺,在玉碗中攪了又攪,卻是分毫未沾,她聲音平緩,似是在訴說著旁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