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對峙關中


   秦王蕭璜搶在援軍抵達之前一舉攻破長安,天下皆驚。

  要知道長安不僅僅是關中重鎮,還是大寧的西都,位置極為險要,易守難攻,如今長安一失守,朝廷再想從叛軍手中奪回來可就難了。

  就在全天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關中,想看太子蕭玠如何率軍反擊叛軍,奪回長安之時,蕭玠卻做出了出乎全天下人意料之外的舉動——

  他派右金吾衛將軍周彥率三萬右金吾衛進駐廣通倉,派冠軍將軍吳疾率兩萬東宮諸率駐守蒲津關,他自己統領三萬兵馬鎮守潼關,三路兵馬各自鎮守一處,絲毫沒有繼續向關中進軍,從叛軍手中奪回長安的意思。

  消息傳到洛陽的朝廷,很快就有人看出了其中的精妙之處。

  要知道,大寧人口眾多,但分佈很不平衡,尤其是大量人口都集中京城洛陽所在在司州一帶和西都長安所在的關中一帶,但司州和關中出產的糧食有限,遠遠滿足不了司州和關中的百姓。

  寧朝為了解決司州和關中糧食不足的問題,寧太祖在位時就在京城洛陽附近修建了河陽倉,在長安附近修建了廣通倉,兩座糧倉都是修在黃河邊上,通過黃河漕運將其他州郡的糧食運到河陽倉和廣通倉,分別供應給司州和關中一帶的百姓。

  因此可以說,關中尤其是長安一帶的百姓,基本都得仰仗廣通倉囤積的糧食才能吃上飯,如今叛軍攻佔了洛陽,憑空多出了十幾萬張嘴,即使長安城內囤積的糧食再多,也遲早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而潼關和蒲津關分別扼制黃河上最重要的兩大渡口風陵渡和蒲津渡,只要朝廷的軍隊能夠守住潼關和蒲津關,叛軍根本無法再東進半步。

  自古以來,不管是何人反叛朝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速戰速決,迅速攻取都城才有一線成功的機會。

  因為起兵反叛朝廷在天下人眼中本就是大不義之事,叛軍上到將領下到士卒,其實每個人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因為誰都是清楚,不管他們是主動參與叛亂還是受到旁人裹挾,一旦叛亂失敗,不僅他們自己難逃一死,他們的家人甚至是族人也可能一個都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