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一人得道

雖說齊王蕭玠充任司隸校尉的旨意還未正式下發,但洛陽身為京畿重地,素來都是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不出幾日都會滿城皆知。

  對於尋常百姓而言,只是知道京畿內外將天降一個比洛陽令和河南尹還要大上許多的地方官,不過百姓對此的態度卻是奔走相告,感覺司州百姓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畢竟百姓們也多少聽說過一些蕭玠的事蹟,知道他僅僅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將大寧最為貧困落後的交州,治理成大寧的賦稅第一州。

  齊王連交州那種蠻荒之地都能大治,而司州屬於京畿重地,位置優越,得天獨厚,在齊王的治理下還不是風生水起?

  尤其是司州的商人更加激動莫名,他們走南闖北,消息本就靈通得多,知道交州之所以有今日之盛況,皆是因為齊王在治理交州期間大興工商業,甚至聽說還有一些商人因為有功,朝廷還特別准許他們的子弟參加科舉考試,將來也有入仕為官魚躍龍門的機會,因此司州的商人對蕭玠任職司隸校尉尤其期盼,希望齊王主政交州也可以給他們司州的商人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不過不看好蕭玠就任司隸校尉的人也不在少數,在他們看來,交州乃是蠻荒化外之地,蕭玠一剷除叛亂土司,整個交州就再也沒有可以制衡他的力量,因而蕭玠可以在交州無所顧忌,頒佈一系列新法,實行一系列新政,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革和治理交州。

  但司州不一樣,天下權貴皆匯聚於此,關係盤根錯節,利益相互糾葛,而自古以來改革都會觸犯到權貴階層的既得利益,蕭玠稍有不慎,就會被整個士族階層群起而攻之,說不定到時候連他自己都自身難保,更別說實現司州大治了。

  不過不管將來司州何去何從,對於不少人來說都是後話,他們更看重的是皇上任命齊王蕭玠為司隸校尉的深層用意。

  司隸校尉一職自古有之,非大寧新創。所謂司隸,“掌五隸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帥其民而搏盜賊,役國中之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