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牆倒人推

  司農少卿杜振出列,直接出言反駁蘇敬。

  王黨與蕭玠勢同水火,自然有御史臺的柳蘊帶頭彈劾蕭玠,王黨官員又豈會放過這個對蕭玠落井下石的好機會。

  “杜少卿所言甚是,若是無李大都督兵敗身死之事,自然不需要齊王殿下出兵平叛,但如今李大都督已死,交趾百官群龍無首,叛軍在嶺南燒殺搶掠,齊王身為欽差,又是天潢貴胄,身手不凡,更有精銳部曲在旁,不說為朝廷平了交趾之亂,也該率軍去拖住叛軍,待朝廷派大軍平叛,保大寧江山周全。”兵部尚書尹直有理有據,將蕭玠批得一無是處。

  “若是說起置身事外,秦王不過是碰巧在嶺南招募部曲,比誰都應當置身事外。但是當叛軍大敵當前,秦王卻沒有絲毫退縮,率領一群新募之兵接連擊敗了交趾叛軍,相比之下,齊王多少有些相形見絀。”陳池因王淡之事被貶為太僕少卿,對蕭玠自然恨之入骨,諷刺起蕭玠自然也是最為辛辣。

  接下來的朝會幾乎淪為了齊王蕭玠的個人討伐會,王黨官員一個個輪番上陣,將蕭玠批判得體無完膚,人人得而辱之。

  除了蕭玠的岳父蘇敬和蘇家的一些故交勉強為蕭玠辯解幾句,其餘官員大都保持了沉默不語。

  沒辦法,雖說蕭玠確實沒犯什麼大錯,但是與秦王蕭璜相比,蕭玠顯得多少有些不堪。

  本來之前因為蕭玠為了撲滅蝗災,不惜以身犯險接觸天花,大臣對蕭玠是頗為敬重佩服,但如今蕭玠的畏敵怯戰算是徹底敗光了之前累積的好感。

  反倒是始作俑者柳蘊,隨後反而是一言不發,只是呆呆看著有些失控的殿中局面,心中隱隱約約有些後悔。

  蕭稷端坐在龍椅之上,面無表情看著殿中亂糟糟的場面,兩隻手不自覺握緊了兩側的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