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

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

警車中,當地警署的署長用緬語向傅雲崢解釋:“那個藥販子叫做李文泰,他是華國人,沒有確鑿的證據,我們實在不好貿然進入華人街抓人,而且還要協調華國大使館,得不到什麼有用的消息。”

傅雲崢扶了下左耳上掛的同聲翻譯器,沒說話。

翻譯器翻譯中傳譯過來的中文很奇怪,餘鶴髮現自己居然聽不懂翻譯過來中文什麼意思,不得不摘下翻譯器調低語速。

傅雲崢跟餘鶴說了一遍署長的意思:“抓李文泰沒用,他是華國人,就算抓了也很快會由大使館介入,他們沒有權力審訊李文泰,而且緬北警察進華人街抓華國人的事比較敏感,沒有絕對的證據不好做。”

餘鶴不知道傅雲崢跟他說的是‘解讀版’,還當是他的同聲翻譯機出現了問題才吞掉這麼多有效信息,他順手摘下耳機,問:“那個緬北人呢?”

署長回答:“他叫阿坤,是一家高利貸公司的打手,他弟弟有白血病,經常從李文泰那裡買仿製藥,算是會相互幫忙的熟人。”

傅雲崢劍眉微斂:“署長的意思是,阿坤不是專門倒賣穿山甲的,他不知道上游是誰?”

署長嘿嘿一笑:“是這個意思。我們的線人說,穿山甲的事和阿坤沒什麼關係,他就是替李文泰站一回場子。”

傅雲崢在餘鶴耳邊將消息複述一遍,並補充道:“高利貸公司在當地都很有背景,阿坤的老闆應該是和警署關係不錯,所以警署不想把阿坤扯進來。”

無論大事小事,遇見事先把困難擺出來幾乎成了通用的萬金油,這樣將來解決了更顯得他們用心,解決不了也能免遭責難。

傅雲崢見慣了這種官僚主義的作風,餘鶴卻沒見過,還以為這事真很難。

餘鶴打生下來就不是迎難而上的性格,他今天起了個大早,原本以為能在車上看到什麼精彩的抓捕現場。

結果藥販子李文泰是華國人不能抓,打手阿坤是關係戶也不能抓。

實在沒什麼意思。

餘鶴破案的熱情大幅度下滑,他問傅雲崢:“現在還趕得上回國的飛機嗎?”

傅雲崢看了眼表:“趕不上了。”

餘鶴靠著車窗,滿臉索然:“算了,今天也沒昨天那麼生氣了,要不咱們還是回國吧。”

署長哪兒能想到他兩句話就敲響了餘鶴的退堂鼓,說得餘鶴都想回國了,這怎麼行?

華國的傅氏企業雖然早就撤出了緬北市場,但仍在緬北多家銀行持有股份,傅家當家人的影響力擺在這兒,又在救助中心足足捐了幾千萬美元。

署長想借傅雲崢的影響力把這件事查透,把重拳打擊穿山甲貿易鏈作為一樁耀眼的政績,繡在自己履歷上。

現在傅雲崢懷疑穿山甲製品流通鏈上存在監管漏洞,提出調查,要是讓自己兩句話打發回國,這消息要傳到國際上,任誰聽了不覺得是警方有意包庇,往後誰還敢往緬北捐款。

那緬北成什麼了,全亞洲最大的黑貨流通嗎?!

恭喜你可以去書友們那裡給他們劇透了,他們一定會“羨慕嫉妒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