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0 章 番外三

六國全面反叛,中原地區全面陷入戰火。

兵過如篦,反叛者沒有後勤補給,搶掠比當年七國互相攻伐更加嚴重。

以前他們好歹還是官府,不會破壞自己的統治基礎。現在他們是叛賊,是“賊”,恨不得把這世道全部破壞掉。

秦朝官府之前所給平民的賑濟只是勉強維持平民餓不死。現在這點救命糧被搜刮走了,那就只能餓死了。

青壯去搶別人的糧食,老弱大量餓死。屍體堆積成山汙染土壤和水源,饑荒和疫病如影隨形。

在朱襄重走這條路後,這些“代價”就化作了他熟悉的面孔,印刻在了他的記憶中。

殺死的,餓死的,病死的。

是秦朝刮骨療毒丟的肉和血。

之後秦始皇宣佈休養生息,延續了之前“一年不動兵戈和重徭役”的詔令。

秦始皇又再次巡視各地,賜天下人以姓,宣佈他們從六國舊民中脫離。從此庶人改稱“百姓”,秦朝的皇帝賜予他們所有人在秦朝讀書和做官的權力。

秦始皇回到咸陽後,又宣佈各地學府舉薦學生入咸陽參加考試,不分貴賤,成績優秀者皆可授官,連試三年。

連環策之下,秦國刮骨療傷的療效很好。

死去的人無法發聲,活著的人感恩戴德。

沒有參與叛亂的六國舊貴憑藉良好的學識和地方聲望,一躍成了秦朝的官吏,與秦始皇一起共治這天下。

哪怕兩年後,秦朝各地連續三年大地震,也沒有動搖新的“百姓”對秦朝的認可。

他們都說,這地龍翻身,是秦朝徹底取代舊朝,氣象翻新的象徵。

這不是災禍,是龍抬頭,龍騰飛,一片欣欣向榮啊!

秦始皇五年,地動。

秦始皇六年,再次地動,其中代郡地動最為嚴重。

秦始皇七年,又是一次地動。

在朱襄原本的歷史中,從關中到中原,也三年連續出現大地震災害。從第三年大地震開始,持續兩年,從秦地到趙地,民眾皆大飢。

有朱襄存在的歷史,秦朝的士人竭盡全力聲嘶力竭地辯證這個地動是好的,是說明秦朝是符合天命的象徵。

而朱襄帶領軍隊遊走各個災區,救災,賑濟,補種,盡全力彌補地震造成的農田毀壞。

他與災民在開裂的地縫旁,在倒塌的房屋旁,在家鄉的廢墟上,種下一株又一株的南瓜藤和紅薯藤,又在艱難清理出來的平地上,播種下土豆和大菽。

“朱襄公,我們還能活嗎?”

“我不知道。但我會竭盡全力讓你們活。”

“朱襄公,我相信你。”

老人走進山林,病弱者臥床不治,在地震中受傷殘疾的人趁著夜色偷偷離開家人。

救荒作物長了出來, 大部分人都活了下來。

三年地震過去, 秦朝如那些竭力歌功頌德的人所言,龍抬頭,龍騰飛。

大治之世到來。

華夏大地迎來大一統王朝第一個盛世。

“始皇盛世”。

朱襄回到了咸陽,終於稍稍歇了一口氣。

待秦始皇奪河套,取百越後,朱襄再次扛著鋤頭,踏上了新的旅程。

“舅父,多歇息會兒吧。”

“哈哈哈,我這人就是賤皮子,一閒下來就心發慌。我不是和你承諾過嗎?政兒你把疆土開到哪,舅父就把地種到哪。”

“你放心開疆擴土,舅父幫你種。”

朱襄和雪姬再次笑著與孩子告別。

這次路不遠,就在河套平原。他們帶上了已經是個驕傲小少年的扶蘇,馬車晃晃悠悠,在始皇帝的目送中,又一次離開了咸陽城。

……

秦朝持續近三百年方滅亡。百姓揭竿而起,群雄逐鹿,經過幾l十年的混亂,漢朝建立,又是三百年大一統王朝。

秦皇漢祖,奠定了華夏幾l千年政治格局的基礎。從此,統一成為華夏民族所有人的共識。

混亂百年後,唐朝建立。新的華夏大一統王朝,再次屹立於世界之巔。

朱襄此時並不知道後世居然還有漢朝。

但他翹著二郎腿,隨著馬車晃來晃去時口中唱著的荒腔走板的小調中,卻恰好點了漢朝的名。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