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260 章 張良又一策

人算不如天算,李牧此次失誤了。

李牧請求撤兵,秦王政駁回了李牧的請求,他十分果決地命令李牧不用理睬糧草消耗,該駐紮多久就駐紮多久。就算駐紮一整年,他也能供應上軍隊的糧草。

秦王政命令南秦不需要再將糧草運到咸陽,直接供應李牧大軍需求。救災時,只用秦國原本積攢的糧食。

李牧上奏,大軍吃不完那麼多糧草,只取了一部分,剩下的仍舊運到咸陽。

但秦國才風調雨順沒幾年,秦王政自繼位後又連番作戰,秦國救災時,賑濟糧食仍舊出現了空缺。

於是張良出手,利用災民的憤怒,掃滅諸多三晉之地舊貴和不良豪富,奪得不少囤積糧草……以及減少了災民的數量和憤怒,度過了這段空缺期。

待蜀地的糧食運到,秦地其他沒有遭災的地方豐收,補上了賑濟糧食的不足,秦國安然渡過此次難關。

李牧駐紮在淮水上游的大軍糧草也沒有出問題。並且秦國因為水災頗為慌亂,李牧的大軍被隱藏在水災和暴雨下,不算民夫在內,整整十萬人在淮水上游屯田演練,偶爾幫忙治水和農耕,居然完全沒有引起楚國的注意。

這期間也有張良的策略。

張良成為內吏後,拿著秦王的詔令高調來到南秦,調集南秦軍隊北上抗洪,混淆了楚人的視線。

得知楚王啟和項燕終於和好,還遷都項城後,李牧鬆了一口氣。

他終於等到了。

還好政兒厲害。否則他就要因為糧草問題先行撤軍,無功而返,白白耗費那麼多錢糧不說,還會打草驚蛇。

得知楚王啟遷都時,李牧心情很好。

項城雖然堅固,但比起陳都還是不如。一座都城,肯定需要專門規劃整修,才能住得下那麼多貴族。項城的規格並不是國都,楚王匆匆遷都,城防一定會產生混亂。

楚王啟雖然不笨,但畢竟沒有太多治理國家的經驗。楚國朝堂原本身居高位、能總攬大局的大臣,自李園當政起,楚國多次內部傾軋,幾乎已經被清理乾淨。再加上他們對秦國的恐懼,想要逃到最安全的地方,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將軍,我們白白吃了大半年糧,終於可以打仗了嗎?”蒙恬的語氣中帶了一絲憋屈。在秦國遭遇黃河水災時,他們卻白白吃了大半年糧草,幾乎什麼都沒幹,蒙恬心裡都開始愧疚了。

不僅蒙恬,秦兵心情也是如此。

雖然白白吃糧很好,但無奈將軍老讓人在軍中宣揚現在秦國有多艱難,秦王為了保障他們這群人白吃白喝等戰機有多麼不容易。

領兵的將領多是跟隨了李牧近二十年的老將老卒。秦王政在南楚時,多次在李牧軍中玩耍,還和李牧一同追擊過項燕潰軍。他們大部分人都見過秦王政幼年的模樣。

雖然秦王政現在已經長大了,但在他們的印象中,秦王政還是那個胖嘟嘟的小孩,精神氣十足的小少年。

雖然這很不應該,但秦王政跟在朱襄和李牧身邊的時候太過於接地氣,他們都無意間將秦王政當做自家晚輩嬌寵。

他們看著胖嘟嘟公子政長成了精神氣十足的太子政,太子政又離開他們,去了咸陽,又成為了秦王政。

那麼大點孩子好不容易當秦王了,他們這群叔叔伯伯不但沒能給看著長大的孩子做些什麼,反而拖了他的後腿。跟隨李牧的老將們心裡很不是滋味。

怎麼楚國動作就這麼慢?怎麼老天不做好,黃河就水災了?

想起先王逝世前,因為連續多年天災饑荒中斷了統一天下的腳步,他們心裡就更不是滋味,不由咒罵那賊老天不做好。

現在終於可以拔營出征了,他們憋了大半年的鬱悶形成了如同實質的士氣,李牧連戰前動員都免了。

李牧見效果很好,又讓人多在軍中宣揚了秦王政幼時的懂事乖巧,重點描述了秦王政在軍中時與眾將領打成一片,不在意自己出身高貴,連尋常老卒都會親切地喊聲“老伯” 的模樣。

秦王政是個好孩子。如果換作其他秦王,一定會不滿武成君決策失誤,不滿他們白白耗費軍糧。但秦王政深知他們的苦處,勒緊褲腰帶支持他們。

秦國艱難,既要賑災,又要供給他們的糧草。秦王政每日從三餐變成只吃一頓飯,連胖乎乎的臉都餓瘦了。

他們能不誓死效忠君王嗎!

殺!

……

“啊?” 秦王政破功了,“這是老師的主意?!”

張良面無表情:“是。”

秦王政滿臉懷疑:“老師很謹慎,即使他知道寡人不會生他氣,也絕不會主動把寡人引入他的軍策中。”

張良面無表情道:“武成君不得已為之。”

秦王政深呼吸,拍桌子:“絕對是你獻的策!即使老師將一切都攬到自己身上,但寡人對老師非常瞭解,他每次攬他人過錯的時候,就會多話!”

老師最愛給舅父背鍋。但他沒有意識到,真的是他的責任時,他反而很少話,基本是默認;但一旦背鍋,話就會多起來,言辭還多慷慨激昂,令人信服。

這是曾大父偷偷教導秦王政,秦王政經過多年時間,總結的“辨別李牧謊言一二小訣竅”。

現在老師在上書中詳細解釋他為何要這麼做,這都是他的主意。那肯定是在為別人背鍋!

舅父不在老師身邊,那麼嫌疑人就只有一個了!那就是經常親自押運糧草去老師軍中的張良!

張良先繼續否認。否認幾次無果之後,他的“面無表情” 消失,沒好氣道:“這叫什麼攬錯?這是錯嗎?這不是為秦王你揚名?你看將士們士氣如虹,個個願意為胖嘟嘟秦王政赴死,你難道不感動嗎?”

“感動個屁!寡人何時胖過?”秦王政罵道,“寡人初次見你,就把你踩在腳下!”

張良臉上浮現一絲惱怒:“沒有踩在腳下,你只是用劍嚇唬我!朱襄公和吳國夫人經常說你胖!老師也說你胖!軍中老將也常常提起你以前是胖子,胖子!”

秦王政道:“寡人那是富態!”

張良:“富態的胖子!”

秦王政冷笑:“你承認,你是故意抹黑寡人?”

張良也冷笑:“武成君軍中將士皆對秦王口口稱讚,願意為秦王赴死,這怎麼能叫抹黑?這是宣揚秦王你的名聲啊。”

滴水不漏!

但張良確實是故意“噁心”秦王。

這不是他沒事找事,而是秦王事先折辱他。

張良到咸陽後,秦王政很信任他,採納了他的獻策,讓他放心實行計劃,給予他很大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