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249 章 王翦滅趙國

這行為,和紂王有何區別?!

邯鄲城內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趙王偃充耳不聞。

他十分憤怒,有這個時間反對他,不如想想怎麼打退秦國。秦國都打到邯鄲城下了,你們還吵什麼?!

趙國卿大夫不依不饒。

戰國是貴族門閥執政的政治體制。趙國雖比熱愛搞分封的楚國好一些,權力較為集中,但貴族的地位仍舊在,不容侮辱。

趙王偃可以賜死貴族,但怎麼能侮辱貴族的屍體?這件事他們必須辯個明白!如果趙王不改,趙國昏君當道,即將亡國啊!

王翦又攻佔了三座城池,完成了邯鄲北部的防線,終於來到邯鄲城下的時候,邯鄲城內還在搞政治鬥爭。

最後的結果,是趙王偃在政治鬥爭中背鍋下臺,太子遷繼位。

邯鄲城還是有守軍在抵禦秦軍的。

在趙王和卿大夫、宗室針鋒相對的時候,也有將領和兵卒在城牆上與秦軍激烈奮戰。

城牆上趙軍在拼命廝殺,王宮中貴人們在拼命吵架,所有人都很拼命。

趙王偃在宗室的強壓下,終於後退一步,願意退位。

但他拒絕將王位傳給早就被他廢黜太子之位的公子嘉,只願意讓太子遷繼位。

太子遷就是他最愛的娼|妓寵妃所生的寶貝兒子。

卿大夫瞧不起趙王偃這位寵妃,且太子遷自幼品行不端,縱情聲色。他們又和趙王偃槓上了。

王翦得到許多位已經暗中投降秦國的趙臣送來的消息時,他抱著劍,半盤著腿坐在地上,冥思苦想了許久,也沒有想明白為何秦軍都已經圍了邯鄲城了,邯鄲城內居然還能搞政治鬥爭。

難道不是先想方設法把秦國打退後再說嗎?

朱襄若在此處,會“嘲笑”王翦少見多怪。

南宋和南明一個快被打進海里,一個快被打進緬甸,他們都還在搞政治鬥爭王位爭奪, 趙國這算不上什麼。

原本歷史中李牧已經和王翦大軍對壘, 趙國馬上就要亡了,趙王遷和郭開還在搞政治鬥爭,把李牧殺了。

李牧一死,王翦大軍就攻破了趙軍,第二年便把趙國滅了。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我們趙國就是這樣子的,有什麼好奇怪。

王翦都懶得去攻城了。他就等著看趙國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邯鄲城的趙王宮裡,在宗室的調停下,卿大夫終於也後退了一步,同意讓太子遷當趙王。

趙王換了,然後呢?

群臣面面相覷。

他們換完趙王,達成政治目的之後,才發現了一個問題——現在換趙王,好像對打退城外的秦軍沒有任何用處。

於是他們重開一局吵架。

這次倒是吵得比較正常。一派說要突圍去找楚國求援,一派說要送趙王突圍去北邊躲避,一派說乾脆投了吧。

郭開身為堅定不移的趙王偃保王派,現在在朝堂上代表太上王趙偃的口舌。

他堅定地要求逃往楚國。

逃到北邊趙國還是湊不出來兵,還是楚國安全一些。

借他國兵復國很容易,史書裡都是這麼說的。

他們吵來吵去,再次達成了一致意見——太上王趙偃南下去楚國搬救兵;趙王遷北逃繼續抗擊秦國;至於公子嘉,就留在王宮裡麻痺秦軍。

群臣都很滿意,只有公子嘉在苦笑。

公子嘉是一個品行端正,智商正常的人。

他心性堅韌,勇武善戰,能帶兵。在原本歷史中趙國滅亡後,公子嘉率領趙國軍民在代郡和秦國打游擊,堅持了整整六年,才被王翦擒獲。

趙國滿朝卿大夫都知道,如果公子嘉當趙王,趙國說不定有一線生機。

但就像是當初誰都知道公子遷品行不端不堪為王,但趙王偃廢除公子嘉的太子之位時,無人據理力爭一樣,現在朝堂上下再次拋棄了這一位最正常的趙公子。

公子嘉在心裡嘆了口氣,對完全沒把他當兒子的君父道:“我會死守邯鄲城,為君父拖住秦軍。請君父……慢走。”

太上王趙偃冷淡地對公子偃點了一下頭,然後轉頭去叮囑趙王遷要小心安全。

公子嘉滿臉落寞。

所有人都看到了公子嘉的落寞,所有人都於心不忍,但仍舊所有人都沒有為公子嘉說任何一句打抱不平的話。

王翦等了許久,終於等到邯鄲城門開啟。

他知道趙偃父子二人要開城門逃跑,早就把路堵好了,就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但他沒想到,邯鄲城中居然還有一位能將城民和守軍的士氣都提起來的“將領”——公子嘉。

公子嘉親上戰場,與趙軍和臨時拼湊的城中青壯與秦軍廝殺。

從城門外激戰,到且戰且退,於邯鄲城中巷戰。

他如承諾的那樣,替趙偃父子二人拖住了秦軍的腳步。

王翦思索了一會兒,只派了一支騎兵去追擊趙偃,沒有理睬北逃的趙王遷。

他親自披甲,領兵捉拿公子嘉。

趙偃和趙遷活著只會拖趙國的後腿,看來公子嘉才是關鍵。

待公子嘉被抓住的時候,他身上多處披創,手中長劍捲刃,已經沒有了站立的力氣。

他坐在一堆死人中,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血汙,又慢吞吞地重新束好披散的頭髮:“王將軍,我君父成功離開了嗎?”

王翦收起劍,也讓周圍兵卒收回兵刃。

他語氣中帶著幾l分譏諷,譏諷中又難掩敬意:“趙遷已經成功離開。趙偃雖還未抓到,但他很難到達楚國。”

趙國和楚國中間隔著齊國和魏國,而齊國和魏國都已經是秦國了。

公子嘉嘆了口氣,道:“我已經做到所有我能做的事了。”

王翦道:“公子,請。”

公子嘉搖頭:“我就不去咸陽了。我無顏見朱襄公和信平君。”

公子嘉被俘,絕食拒醫,幾l日後傷逝。

消息傳到咸陽城,朱襄沉默良久。

歷史中的“代王嘉”死了。

不會再有一位趙公子在代郡南方的崇山峻嶺中,帶領不肯投降秦國的趙國殘兵和庶人,與秦國周旋六年了。

趙偃和趙遷死了,趙嘉才能發揮出他的光芒。可惜現在他卻先死了。

趙國最後的血性,就這麼死了。

死在拋棄中。

若平原君和平陽君泉下有知,不知道有多痛苦?

“平陽君去世,趙偃繼位時,趙國就已經滅亡。”廉頗得知這個消息時,聲音冷漠道,“留下的,只是一具行屍走肉。現在是該一把火把這具行屍走肉燒了,免得侮辱趙國先王。”

他向秦王政請戰,撕毀曾經的承諾。

他要率軍,入趙!

……

“你、你是李牧?!”趙偃被押到馬車前時,他認出了坐在馬車上,手捧一卷書,彷彿書生般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