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236 章 長平郡死戰

大蒜、艾草、生薑等有抗菌效果的草藥被大批量運到邊境城中,官吏帶著城中士人在城中每日宣揚和督促平民搞衛生喝熱水吃熟食,守城兵卒嚴格審查每一個入城的人……秦人全力將疫情攔在城外。

戰國地廣人稀,他國流民偷渡輕而易舉。許多疫情都是從流民傳入村莊,再由村莊傳入城池。

荀子不顧年老,親自帶著咸陽學宮的學子游走各個邊境的鄉村,教導里正如何在村莊防疫。

這時候咸陽學宮的諸子百家和儒家各派的行為都是一致的,都紛紛走出學宮,下到鄉野。

有了提前預防,秦國雖然還是有零星疫病出現,都剛冒出個苗頭就被掐斷。

秦國的邊境雖然氣氛緊張,大戰一觸即發,但秦國內部春耕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打仗和耕種兩不誤。

這次五國盟軍沒有像以前那樣聚合在一起,與秦國進行大決戰。

他們發現當雙方擺開陣仗對壘時,秦國很容易以少勝多。

現在秦國的國土面積變大,邊境線也變長了,所以他們便分散各處襲擊騷擾秦國,逼迫秦國分兵。

反正現在他們的戰略目標不是奪走秦國的地,而是搶秦國的糧,殺秦國的人。

五國盟軍的戰術就如北胡一樣,以騷擾搶掠和破壞為主。

破壞比防守容易。只要他們能破壞秦國春耕,搶奪秦國的糧食,將疫病傳染給秦國,就達成了削弱秦國,延緩秦國東征的戰略目標。

五國盟軍的戰略目標是極其正確的。

現在秦國忙於春耕,湊不出太多的精兵。

而五國基本都陷入混亂,疫情橫行,今年春耕是不指望了,反而能湊出更多的兵。

五國的兵還都是幾乎生活沒有了希望的人。他們若不能從秦國搶到糧食,就只能餓死病死。

所以他們的兵可能訓練上比不過秦國,但兇悍程度很可怕,幾乎個個都是敢死隊成員。

只要分散作戰,兇悍的五國饑民就能給秦國造成巨大的損失。

秦國將領見到五國盟軍分兵,立刻就明白了五國盟軍的意圖。

他們明白了,卻也只能頭疼。

這是陽謀,正好擊中了秦國的軟肋。他們看清楚了也無可奈何,只能分散兵力和那群五國強盜拼消耗。

拖過春耕後,秦王就能徵調更多的兵支援邊境。

又因為北胡也遭了災害, 胡人南下掠奪。九原、林中、雁門的處境也似乎岌岌可危, 需要支援。

趙國上下一片揚眉吐氣。

秦國貪婪,奪走九原、林中、雁門三郡,反倒是背上了一個大包袱。

“根據趙國傳來的消息,他們好像說我們是包袱。看來如果我們如果還屬於趙國,此次疫情後大概艱難了。”

“笑話,區區胡人算什麼壓力?李將軍都回來給我們安排好了。”

“胡人的牛羊又不是被蝗蟲吃掉,誰搶誰還不一定呢。殺了他們的兵,還有馬肉吃。”

“弟兄們,好好幹一番!別讓人看不起我們北郡人!”

北郡的大部分人都不春耕,而是補種牧草和養牲畜,與中原胡人做的事差不多。

北郡也是趙國最重要的產馬地之一。

胡人趁著春耕缺人南下時,北郡人正好也不春耕,男女老少都可以上陣作戰。

北郡人均彪悍,就算是女子都能上陣殺敵。

青壯幾乎傾巢而出,老弱婦孺上城門守城。

於是北郡邊防軍再次展現出在李牧和信陵君領導下的恐怖姿態,元氣大傷之後好不容易恢復了一點元氣的胡人聯合軍隊又被剿滅,北郡邊防軍斬獲戰馬無數。

這些戰馬都被送到了秦國東方邊城。完好無損的戰馬可以組建更多騎兵,受傷死亡的戰馬可以給同袍的鍋裡增加幾塊肉。

得到北郡送來的戰馬補充和馬肉軍糧後,秦國士氣高漲。

北郡邊防軍的能耐也在秦國四處傳揚,他們以此一戰飛速融入秦國大家庭。

秦王子楚吃了一塊非常難吃的馬肉,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這是朱襄的主意,李牧走前的謀劃。

他的友人,從來都會給他驚喜。

北郡提前吹響號角,在五國盟軍還在扯皮時獲得大勝,不僅振奮了秦國的士氣,也讓秦軍心頭的壓力陡然一鬆。

秦將們心裡有些不服氣。

此次如果自己打不出漂亮的戰績,豈不是被北郡的趙將給搶了風頭?

一個老將信平君廉頗,和一個青年將領武成君李牧,就夠讓他們憋屈了。趙將怎麼還來搶風頭?

真當我們秦國在武安君去世後無名將嗎!

欺人太甚!

秦將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天天去兵卒那裡嘮叨,讓兵卒們努力,別被趙人比了下去。

想當初,趙人可是我們秦人的手下敗將。

現在這群趙將變成秦將之後,乃公乃母的怎麼各個都變成戰神了?他們心裡很不爽。

秦兵被將領親自打氣,一個個都士氣高漲。

秦國的軍功制本來就讓他們很容易打雞血,現在聽聞剛變成秦人的趙人都來搶軍功了,他們能忍?

雖然很感謝北郡弟兄們送來的戰馬和馬肉,但他們也不能輸。

秦王子楚樂得合不攏嘴,特意寫信給在咸陽城低調享福的前韓王, 問他韓國有沒有什麼名將, 也加入秦國內卷大家庭。

前韓王想了想,十分光棍地回信,沒有!

韓國能有什麼名將?連精兵都被白起早早打沒了。君上,你看我這個前韓王像不像個名將?

韓國就一個韓非和張良師徒能拿出來吹一吹,別的真沒有了。

秦王子楚得到回信後十分遺憾。

韓國人怎麼就不爭氣呢?

他的遺憾被傳了出去,韓人們各個面紅耳赤。

韓國將領們都罵韓王。他們不能打不一定是自己不行,也可能是韓國不行,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兵。

可惡的韓王,秦王給你機會讓你推薦我們為將,你居然說韓國將領都是廢物,一個都不推。

他們是心寒了。

當初秦國攻打韓國,雖然韓國節節敗退,但大部分韓國將領們還是卯足了勁拼命反抗。

沒有功勞,好歹有苦勞吧?

秦國攻打新鄭的時候,他們也是咬緊牙關等到了楚國的救援。

結果韓王你不僅自己投了,還對秦王嘲笑我們是廢物?

韓國士人再次有抬不起頭的感覺,再次痛苦自己被韓王辜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