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94、秋後烤紅薯(二更合一,262萬營養液...)

  廣陵人有這樣的志氣,朱襄很支持。

  人有時候就需要在心底憋這一口氣,日子才能過得更好。

  廣陵城守住之後,有逃跑的士人想要回來。

  他們本來放棄了田地和房屋,現在見廣陵城無事,不僅想要把田地和房屋拿回來,還想找朱襄討要房屋被拆的損失。

  朱襄可不會慣著他們。白紙黑字留了憑證,你們以為憑藉耍賴就有用嗎?真當我脾氣是泥捏的?

  朱襄鉚足了勁要當面罵這些人,但他連這些人的面都沒見到,聲稱要討要放棄財產的人,就被一群廣陵農人拿著鋤頭和草叉趕走了。

  回來可以。

  廣陵城中也有人送走了自己的家人,現在城守住了,歡迎大家回來。

  但已經放棄的財產,一寸布都不能要。這是你們逃離廣陵城的代價。

  還想逼迫朱襄公?你是想死嗎!

  有人的宗族留在了廣陵城,想借此串聯一下。但這個時候的人雖然只重門戶私利,卻又矛盾的心存俠氣。

  做這種事的人,無一例外被宗族分家,嚴重的連牌位都從祖祠裡丟了出來,還有人拿著劍要砍死他們。

  蒙恬本來在一旁看好戲,看到劍都拔出來了,趕緊勸架。

  秦人在戰場之外的地方都挺溫順,少有打架鬥毆。這樣一言不合就拔劍互砍,給了秦國小將蒙恬一點小小的彪悍楚人震撼。

  蒙恬與朱襄並肩作戰後,對朱襄的態度隨意許多,終於像個晚輩了。

  蒙恬拉著朱襄吐槽此事,朱襄笑道:"在商鞅變法之前,秦人也這樣,甚至比其他六國更加彪悍。他們只是在忍耐,並非被磨去了血性。若遇到不平事,他們也是會重新拾起血性。"

  劉邦就是被老秦人給抬上皇位。

  漢朝建立後,劉邦晚年都在平叛,相當於又滅了一次六國,重新統一天下。

  跟著劉邦再次掃平六國的,也是老秦人。

  "不要因為他們溫良就忽視他們心底的火,否則等火燒起來的時候,就已經晚了。"朱襄道。

  嬴小政知道舅父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

  他想起夢境中另一個自己的記憶。

  那時候秦人心底的火燒起來了嗎?

  明明是另一個世界的事,贏小政心底卻泛起真實的苦澀,好像他真的經歷過似的。

  他晃了晃腦袋,把自己心中的異樣晃掉,轉移話題:"老師來了,舅父不去迎接?"

  朱襄從桌子下面拖出一根手臂粗的木棍。

  贏小政:"......"

  蒙恬道:"我還有事!"溜了溜了!

  李牧知道朱襄不會來迎接他,但他沒想到,自己見到朱襄的時候,朱襄舉起那麼大一根木棍。

  這木棍要是砸下來,就算是他也得躺一月。

  李牧轉身就跑。

  朱襄追在李牧身後,把木棍舉得老高。

  李牧的副將嘴張得特別大。

  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樣?我是不是不應該跟著將軍來拜見長平君和太子。

  韓非腳步挪動到嬴小政身邊。

  嬴小政從袖口摸出一把炒南瓜子,分給韓非一半,然後嘎吱嘎吱嗑瓜子。

  已經用毅力克服了大半結巴的韓非又重新變回了結巴:"太子,這、這,不勸?"

  嬴小政吐出瓜子殼:"舅父就嚇唬嚇唬,他怎麼可能真的把木棒砸下去?"

  韓非道:"那、那武成君為何跑?"

  嬴小政用疑惑的目光看著韓非:"當然要跑,不然舅父怎麼消氣?"

  他繼續嘎吱嘎吱嗑瓜子。

  韓非看著贏小政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忍不住勸誡道:"太子,此事錯,更多在你。你應該勸。"

  小暴君嬴小政根本不理睬韓非的勸誡,道:"舅母說了,子不教,父之過;弟子不教,老師之過。我沒錯。"

  韓非:"......"

  吳郡夫人!你不能這樣寵溺孩子啊!你家孩子是未來的秦王!秦王怎麼能被這麼嬌縱!他將來不知道對錯該如何是好?!

  韓非決定,回吳郡後一定要好好勸勸吳郡夫人,不能這麼溺愛太子!

  贏小政看了一眼韓非手中的瓜子:"不吃嗎?不吃還我。"

  韓非立刻開始嗑瓜子。

  韓非非常愛嗑南瓜子,經常一邊看書一邊嗑。好久沒有嗑瓜子了,他正想得慌。

  李牧通過長達一刻鐘的逃跑,終於把朱襄遛得消了氣。

  快沒氣了。

  朱襄把木棍一丟,扶著膝蓋喘著氣罵道:"你至少讓我打到一下啊!"

  李牧慢悠悠走回來:"你現在撿起木棍打我一下?"

  "算了。"朱襄一屁股坐在地上,擦了擦跑出來的汗,"你怎麼想的,居然帶著政兒跑淮水去了。"

  李牧跟著朱襄坐在地上,盤著腿道:"既然很安全,為何不能去?"

  朱襄伸手拿起木棒,在李牧肩膀上敲了一下:"閉嘴。"

  李牧嘆氣。你讓我回答,又讓我閉嘴,真是難伺候。

  秋日漸涼,雖日頭正當空也不曬。朱襄讓人在地上鋪了布,拿了糕點水果和茶水來,就這麼席地而坐聊起來。

  贏小政想拖個蒲團一起聊,被朱襄催著去幹活。

  現在不僅秋耕事忙,廣陵人還要求全面進行秦律改造,落實秦律對庶民和兵卒的分田授爵工作,朱襄這個暫代的廣陵縣令事太多。現在事都是嬴小政的了。

  嬴小政嘆著氣,拉著韓非一同去幹活,讓舅父和老師慢慢聊。

  李牧喝了一口溫熱的茶水,補充了一下水分,道:"你看上去還不錯。"

  李牧說得沒頭沒尾,但朱襄知道李牧在說什麼。

  "守城第一日時我夜不能寐,第二日卻已經麻木。"朱襄平靜道,"人的適應力很快。"

  李牧道:"你不會再有守城的機會。"

  朱襄聽著李牧充滿自信的語氣,苦笑道:"以後都是秦國打別人,不會輪到秦國守城了是嗎?"

  李牧道:"是。"

  朱襄舉起茶杯,敬茶道:"武成君都如此說了,肯定如此。"

  他沒想到,會有他去守城的一日。

  正如他沒想到項燕和南楚君會做得如此絕。

  不過堅壁清野本就是世間常態,甚至是後續兩千年戰爭的常態,是他自己沒往那方面想而已。

  朱襄道:"仗打完後,我在穀倉裡睡了一晚,第二天就好了。"